2019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全國婦聯26日決定,授予閻錫蘊等10位杰出女性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她們是:
創新腫瘤精準治療研究、首次提出“納米酶”概念并實現成果轉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閻錫蘊:
閻錫蘊,1957年2月生,漢族,博士,無黨派人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她敢為人先,首次在國際上提出“納米酶”新概念,這一發現被認為是酶學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原始論文被引1800余次;在無機和有機界之間開啟了納米酶研究新方向。迄今為止,已有超過100種納米酶被相繼發現,其應用研究也被拓展到醫學、環保等多個領域。
此外,她設計研制的納米酶檢測新技術用于傳染病病毒的檢測,獲得2015年度Atlas國際獎,是我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和實現了成果轉化。2015年,閻錫蘊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當選為亞洲生物物理聯合會主席,成為該組織成立30年來首位女主席。她創辦“女性與生物物理之美”論壇和“生物物理女科學家分會”,為女科技工作者成長提供了交流平臺。
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Atlas國際獎、世界婦女科學家大會獎等榮譽。
潛心科研攻關、破解多項常規兵器試驗鑒定難題的陸軍某基地高級工程師吳穎霞:
陸軍某基地高級工程師吳穎霞
吳穎霞,女,漢族,1965年2月出生,1991年7月入伍,1994年12月入黨,博士研究生文化,專業技術4級,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后被表彰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原總裝備部興裝強軍先進個人,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z吳穎霞長期從事常規兵器試驗鑒定工作,是常規兵器試驗領域的專家、制導兵器仿真應用技術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學術帶頭人。
入伍28年,牢固樹立“永遠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崇高理想,始終扎根基層一線,積極克服偏遠艱苦的生活環境,不畏嚴冬酷暑和高溫強噪的工作環境,立足本職潛心研究攻關,先后指導完成重點工程裝備設計定型試驗任務110余項,承擔參與科研項目30余項,攻克技術難題100多個。研究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獎15項,11項研究成果填補了行業領域技術空白。
精通數控編程和操作的新時代“大國工匠”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數控銑工韓利萍:
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數控銑工韓利萍
韓利萍,1971年12月生,漢族,本科,中共黨員。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數控銑工,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從普通女工到大國工匠,韓利萍27年如一日,在平凡崗位做出突出業績,成為新時代智能工人的時代坐標。她扎根一線,執著專研數控加工技術,一次次攻克了火箭發射平臺銑削技術難關,出色完成“長征”升空、“神舟”飛天、“嫦娥”奔月、“東風”出鞘等國家重點工程發射產品加工任務。
她技藝高超,精通多種數控系統編程和操作,擅長曲面、深孔和異型零件的精加工。她攻堅克難,突破沉淀硬化不銹鋼等難加工材料的加工瓶頸,月生產能力成倍提升;提出程序模塊化編程,使手工編程效率有了質的飛躍;開發應用西門子藍圖編程功能,在系統變量編程方面實現零的突破。
她精益求精,總結形成的小、深、斜孔先行,循序漸進補償,刀具優選,切削參數合理匹配等“獨到”操作法,使零件一次交驗合格率由20%提升到100%。
她申報并獲得國家專利4項,專業雜志發表論文12篇,創新成果達到300余項,累計創造價值達到2000多萬元。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并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和中國婦女十一大、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
累計接診3萬多人次、為漁民建起“生命之舟”的湖北省洪湖市濱湖辦事處濱斗湖村婦聯主席謝愛娥:
湖北省洪湖市濱湖辦事處濱斗湖村
婦聯主席謝愛娥
謝愛娥,1970年3月生,漢族,大專,中共黨員。湖北省洪湖市濱湖辦事處濱斗湖村村委委員,村婦聯主席,洪湖市婦聯兼職副主席。
1992年,謝愛娥來到洪湖之上的船頭咀村,建起第一個衛生室。25年,她搖槳涉水,風來雨往,奔波不停,竭盡全力守護村民的健康,她累計接診病人3萬多人次,出診走過的水路長達8萬公里,足以繞地球兩圈,為湖區漁民建起“生命之舟”。
2016年,國家全面實施退漁還湖、“漁民上岸”工程,為疏解漁民離湖上岸后的焦慮不安,她設立兩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為村民們送培訓、找工作、調糾紛、講政策,給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幫助。
在她的多方奔走協調下,87名漁民順利被市威弘鞋業接收,13名婦女被悅兮半島旅游公司聘用;村里3名女大學生得到市婦聯“金鳳工程”助學資金,4名婦女得到了“兩癌救助資金”。
她用樸實無華卻又堅定有力的語言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國婦女十二大精神宣傳到洪湖岸邊的各個角落,播撒在當地群眾的心坎里。
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鄉村醫生等榮譽,并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
將升學率從30%提升到100%的門巴族“護夢人”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
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
格桑德吉,1978年6月生,門巴族,本科,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
格桑德吉從教十七年來,始終勤勤懇懇地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在“教書育人”這個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揮灑汗水,哺育幼苗。她克服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困難,往返幾十甚至上百公里接送孩子,家訪勸學成為她家常便飯的事情。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她共計將兩百多孩子送出大山,在外面學習,使升學率從以往的30%提升到現在的100%。
在教學崗位上她不斷進取,無私奉獻,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學新理念,工作期間她從不耽誤每一堂課,即使懷孕八個月也一個人在村教學點,堅持到最后直到完成所有教學任務為止。
在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同時,她還照顧住校生,不定期給他們洗頭,洗衣服,教他們生活小常識,給家庭困難的學生買學習資料、生活用品、衣物等,每次碰到在外上學的孩子,她也送點錢來給他們補貼學習費用,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她一心一意扎根偏遠山區,將最美好的歲月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
曾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獎、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聚力擴大愛心公益產業鏈、為160多位腦癱患兒提供免費救助的黑龍江省博能腦癱康復中心院長賈秀芳:
黑龍江省博能腦癱康復中心
院長賈秀芳
賈秀芳,1974年7月生,漢族,大學,民盟盟員。黑龍江省博能腦癱康復中心院長。?
自1999年起,賈秀芳便致力于慈善事業,關愛幫扶貧困群體,長期資助生活困難的抗戰老兵、孤寡老人、環衛工人、特困家庭等,目前,已累計幫扶救助3萬余人,捐款捐物合計人民幣3000余萬元。2012年,賈秀芳個人出資近百余萬元,資助60余名腦癱孩子的治療,經過多年的康復,56名孩子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為進一步減輕因病致貧家庭的實際困難,她成立了博能中醫門診部,免費為來自全省各地的腦癱患兒提供康復治療。為幫助更多因病致貧家庭,2017年12月,她在哈爾濱王崗鎮成立了第二家免費的、占地面積2800多平米、集醫住于一體的黑龍江博能腦癱患兒救治救助中心。現已為160余名腦癱患兒免費提供救助,能脫離輪椅獨立行走的小患者已有30余人,有11個孩子徹底告別康復中心回歸正常學校。
目前,第三家博能腦癱康復中心正在籌備建設中。她成立“愛心超市實訓基地”,為康復較好的成年患者提供就業崗位和融入社會的機會。她的企業聘用大量患兒家長,讓他們在陪護孩子的同時就近就便工作,有固定收入,擺脫貧困。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助殘先進人個、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榮譽。
25年義務輔導2000多名孩子的“拾荒老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勒縣新市區社區居民潘玉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勒縣新市區
社區居民潘玉蓮
潘玉蓮,1942年9月,漢族,高中,群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勒縣新市區社區潘奶奶小課堂教師。
潘玉蓮是一個普通居民,曾經是一名低保戶。潘玉蓮的父親是漢族,母親是維吾爾族,所以維吾爾語、漢語、哈薩克語、俄語她都會。
1992年,年過半百、精通5種語言的她,因看到假期孩子們無人看管,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于是自辦“愛心課堂”,利用寒暑假義務輔導社區及周邊孩子,免費教他們“雙語”并輔導語文、數學等課程。時間一久,周邊的居民聽說潘玉蓮能夠免費為孩子教雙語和輔導功課,于是都紛紛把自己孩子送到潘玉蓮家中,孩子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課堂有四五十個孩子。
她雖然收入不高,還要照顧家里半身不遂的兒子和上初中的孫女,卻依然戰勝了各種困難,將心中的大愛,傳遞給身邊更多孩子。潘玉蓮從1996年9月辦學至今,已經是桃李滿天下。
如今,“愛心課堂”已經辦了25年,累計免費義務托管、輔導孩子2000多名。盡管已到耄耋之年,但她表示只要身體允許還會把“愛心課堂”一直辦下去。一位普通老人,自己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和不幸,但內心的善良卻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們的心靈。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傾情關愛傳染病患者30余年、在艾滋病防治護理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護士長王克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護士長王克榮
王克榮,1963年7月生,漢族,本科,中共黨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之家辦公室主任、護士長。
王克榮從事傳染病護理工作34年,她護理過20多種傳染病患者,深得患者的信任、喜愛。2001年,在社會上對艾滋病歧視非常嚴重的形勢下,王克榮被醫院調到艾滋病門診工作,一邊做護士長,一邊在紅絲帶之家從事艾滋病關懷工作。王克榮的手機是患者挽救生命的熱線,她每天接聽患者電話,為他們提供幫助。
從2001年至今,王克榮先后50多次到河南、云南、新疆等地的艾滋病高發區工作。
她深入30家學校、社區、工地進行宣傳,受益人數高達5萬余人。近20年來,她不斷學習,帶團隊、做宣傳、下基層,為推動艾滋病防治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2017年,王克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她希望通過代表身份,為健康中國,為艾滋病防治事業、特別是在艾滋病反歧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讓更多的人投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去,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南丁格爾獎、英國“貝利?馬丁獎”等榮譽,并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黨的十九大代表。
生態脫貧振興鄉村的“領頭雁”、帶領村民創建全國文明村的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黨支部書記沈騰香: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
黨支部書記沈騰香
沈騰香,1962年5月生,漢族,大專,中共黨員。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支部書記。?
1997年4月,沈騰香當選為南坑村村支書,當時南坑村水土流失嚴重,“山光、水濁、田瘦、人窮”,被別人稱為“難坑”。20多年來,她帶領南坑村婦女走出家門,耕山種果、育林護林、綠化荒山,積極投入到水土流失治理中。
她發揮村“婦女之家”、“巾幗示范村”的陣地作用,組織婦女交流種植經驗,解決技術難題,將水土流失治理與發展生態經濟結合起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她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庭院養豬雞,能源用沼氣,山上種水果,耕地煙稻菜,形成產業鏈,實施“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的發展思路、成立凌志扶貧協會,推廣“協會+農戶”機制。
她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下,使當地婦女成為種植、培育銀杏的主力軍,帶動全村農戶種植銀杏2000多畝,5萬多株,治理水土流失7739畝。通過努力,南坑村環境得到全面改善,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大提升,南坑也從一個山光人窮的嚴重水土流失村,蛻變為環境優美、基礎完善、生活殷實、村風文明、宜居宜游的全國文明村。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跨境電商領域的開拓者、首創“網購保稅1210模式”的河南省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徐平:
河南省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集團
有限公司總裁徐平
徐平,1970年8月生,漢族,本科,民建會員。河南省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2012年,在歐洲物流業打拼多年的徐平出任河南供應鏈管理協會會長。她以中原企業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拼搏奮斗,開啟了“對我國現代物流行業和跨境電子商務領域堅持不懈的探索和創新之路”。、
她在全國首創“鄭州模式”,解決了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通關難”、“退稅難”、“陽光結匯難”的問題,被海關總署認可并賦予“1210”監管代碼;創新推出“國際商事單一窗口”運營機制,可以根本性解決貿易便利化和“放管服”的難題;創新“秒通關”關務模式、“一區多功能”監管流程、“跨境O2O自提”商業服務模式等,推動河南跨境電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取得全國領先的好成績。
在徐平帶領下,河南保稅集團在信息平臺建設、交易規模提升、商業模式創新、企業集聚、擴大就業規模、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取得巨大商業成就的同時,她不忘初心,積極回饋社會,推動企業與多所高校開展合作,免費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創業崗位5000余人次;免費培訓、提供鄭州試點專業咨詢服務5萬人次;向革命老區提供捐款200萬元等。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等榮譽。
全國婦聯同時授予王小節等300人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授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等200個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此外,全國婦聯還表彰了1986個全國巾幗文明崗、1000名全國巾幗建功標兵、490個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
全國婦聯號召廣大婦女以受到表彰的優秀女性為榜樣,學習她們愛黨愛國、忠于人民的堅定信念,敬業勤勉、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學習她們誠實守信、求真務實的優秀品質和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高尚追求,大力弘揚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立足崗位創新創造、接續奮斗,以更加優異的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