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束,哀思無限。3月23日上午,河南福壽園紅十字紀念苑里一派肅穆氣氛,鄭州市紅十字會以“生命因捐獻而美麗”為主題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這里舉行。遺體器官捐獻者家屬、紅十字志愿者,河南星火志愿團,河南中醫藥大學,鄭州普瑞眼科醫院,河南工程學院、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等200余名代表前來,對捐獻者表達無盡的哀思與敬仰。這些偉大的捐獻者從未被遺忘,每年清明前夕,省市紅十字會都會舉辦隆重的緬懷紀念活動,安息在天堂的他們,一直活在人們心中。
緬懷紀念無私大愛,弘揚移風易俗社會新風尚
冉心怡、張金生、夏金華……紅十字紀念苑里,一個個捐獻者的名字鐫刻在剔透的紀念碑上,鐫刻在人們心上。鮮花簇擁著紀念碑,系在生命樹上黃絲帶和心愿祝福卡在春風中飄搖。活動現場,河南中醫藥大學的醫學生代表向“無語良師”們莊嚴宣誓,角膜移植受者和志愿者代表分別做了發言,鄭州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丁振勇為河南福壽園授牌,授予“河南福壽園遺體器官捐獻咨詢網點”。據悉,為更好地支持紅十字遺體器官捐獻事業,自即日起,河南福壽園接受遺體器官捐獻咨詢,為遺體器官捐獻者逝者提供免費的花壇(生態)葬服務。
丁振勇說,遺體器官(組織)捐獻是一種彰顯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行為,捐獻者為他人的生命質量和健康幸福,為醫學事業的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貢獻。舉行緬懷紀念捐獻者的活動,是為廣大群眾,尤其是理解支持捐獻事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一次精神文明和社會道德建設的教育。希望通過對捐獻者的紀念和宣傳,弘揚移風易俗的社會新風尚,吸引和匯聚更多志愿奉獻愛心的人士加入到遺體器官捐獻的志愿者隊伍中來,據悉,鄭州市2012年開展遺體捐獻工作,在截至目前,已登記遺體捐獻志愿者500余人,實現遺體捐獻60例,角膜捐獻62對,使124名失明患者重獲光明。實現器官捐獻571例,共獲得1130個腎臟、565個肝臟、23個心臟和3個肺臟,挽救了1719名器官衰竭終末期患者的生命。
器官捐獻受益者,獻上無盡感激之情
去年3月下旬,10歲的馮玉順因病毒性腦膜炎猝然離世,父母含淚捐出了他的遺體。馮玉順的一對眼角膜,讓兩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在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前,父親馮某失聲痛哭,久久不愿離去。“孩子去世時,我和他媽決定捐出遺體,希望對研究這個病有所幫助,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孩子走得就有價值,也算完成他的心愿。”
雖已十分克制,但是提起女兒,顧某仍止不住地潸然淚下。2018年5月9日,12歲的女兒因腦瘤辭世,根據女兒的遺愿,父母捐出了器官和眼角膜,幫助了5位患者延續生命、重見光明。在紅十字紀念苑,顧某把一支純潔的白菊花擺在紀念碑前,仔細地在生命樹上系上心愿卡,上面一筆一劃都寫著想要對天堂里的女兒訴說的心里話。
來自駐馬店的方某是一名角膜移植受益者,她2歲時左眼感染,被病毒性角膜炎折磨20多年。最近幾年越來越嚴重,形成了角膜白斑,醫生說角膜快穿孔了,再不進行角膜移植,眼球就保不住了。3月16日,方某幸運地等到了角膜材料,順利進行了角膜移植。在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上,方某作為受者代表發言。她動情地說,“我想向所有角膜捐獻者、器官捐獻者及家屬表達感激,感謝你們的無私大愛,感謝你們身體力行,用生命詮釋愛心和責任。謝謝你們,讓我重見光明,我將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去,努力地生活,不僅為我,也為給我新鮮眼角膜的他,我深知光明來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我將帶著這份光明看更美的風景,讓愛與溫暖在世界上延續。我代表所有受益者對器官捐獻者的無私大愛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67歲紅十字志愿者,與老伴兒攜手光榮加入器官捐獻志愿隊伍
鄭州市民陳福安今年67歲,他是一名光榮的紅十字志愿者。從2008年“5.12”抗震救災加入志愿者隊伍,他的公益之路已經走了11年。在從事紅十字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陳福安和老伴兒早就萌生了成為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志愿者的想法。這期間,他們多次與兒子溝通,一直沒有做通兒子的思想工作。2018年10月1日,老兩口填寫了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志愿者申請表,但仍然沒有獲得兒子的支持。在此次緬懷紀念活動前夕,老兩口再一次把兒子叫到家中促膝長談,這一次,兒子終于同意了,表示愿意支持兩老的決定,老兩口終于注冊成功,成為了光榮的器官捐獻志愿者。
在緬懷紀念活動中,陳福安代表志愿者發言,他說,“我每一年都要帶著志愿者來這里,看望、緬懷這些先行者,他們是我心中的英雄。”對社會來說,遺體器官捐獻對社會醫療衛生事業有極大的貢獻。對個人來說,遺體器官捐獻是一種高尚人格的體現,是一種對自身對社會乃至對自然的一種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在死后還能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這本身就是一種很高的社會道德;先行者通過捐獻器官而使自己的生命光輝也照亮別人的生命,使自己已經終結的生命在受助人身上延續。他們默默地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書寫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讓愛與生命接力,讓生命更有意義。“我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身前多奉獻,身后再捐獻,要留愛心在人間,用我最后的生命,換取更多家庭的幸福。”
鄭報融媒·鄭州晚報記者? 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