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某借貸平臺借錢買蘋果手機,可是手機拿到手卻不提還錢的事,甚至更換了手機號。今天,記者從新密法院獲悉,該男子突然發現自己的支付寶芝麻信用分數直線下降,且無法正常使用,便主動還了錢。
2015年7月25日,馬某為購買蘋果手機5S,16G手機,在網上某借貸平臺簽訂借款協議,申請借款金額2700元,分18期償還,每月還款274元。借款協議生效當日,平臺出資方將錢款打至手機店,馬某如愿領取價格為3700元的蘋果手機一部,欣喜不已。
不料,用上新手機后,馬某沒有按期償還借款,網貸平臺于2018年5月將馬某訴至法院,要求其支付本金、利息及其他費用。
法院受理后,認為馬某通過網上分期購買手機,實際借款2700元,應當償還,但由此產生的利息、借款管理費等總計不應該超過年利率24%,于是判令馬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還款4507元。
判決生效后,馬某仍未履行,網上某借貸平臺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法官向馬某郵寄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馬某久未到庭,撥打其電話已成空號,也未能查詢到馬某名下有任何財產。執行法官多次前往馬某家中,均未見到其本人,年邁的父母表示無能力再管馬某的事情。后經向村委會了解,馬某長期外出不在該村居住,該案執行陷入僵局。
正當執行法官一籌莫展時,忽然發現馬某的支付寶賬戶有小額資金變動,執行法官當即通過網絡查控平臺將其賬戶予以凍結。一周后,執行法官意外接到馬某電話,表示要主動到法院了解案件情況。
經詢問,方才得知,馬某購買手機后,心存僥幸,以為更換手機號就不用還錢了。而經常網上購物的他,忽然發現這兩天自己支付寶芝麻信用分數直線下降,且無法正常使用。經查詢得知自己支付寶賬戶被法院凍結,且上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馬某方才意識到事態嚴重,匆忙趕到法院,主動聯系法官承認錯誤,并當庭履行了還款義務。
新密市法院執行法官提醒廣大群眾,網絡貸款也屬于民間借貸,但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借貸,都要按時還款,千萬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一旦被訴至法院,走到執行程序,那么除了還款,您的信用還要面臨嚴重危機。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通訊員 秦世璞 楚永超 韓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