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河南省第六個全民藝術普及周的重要活動之一,今日上午,“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巡回展在河南省文化館拉開帷幕,以光影為媒,搭建起青海與河南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梁。
攝影展分《江河的搖籃》《大山的靈境》《生靈的樂土》《和諧的家園》《后記》五個板塊,精選260余幅中外攝影大師的精品力作,展示了青海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展覽吸引了很多外國友人前來參觀。
青海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之一,是一片被視為地球最后凈土的高原大陸。她集大江、大河、大山、大湖于一地,顯雄渾壯觀、悠遠深邃之美于一域,是一種蘊含著自然造化神奇創意的“大美”。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青海先后成立隆寶、循化孟達、可可西里、青海湖、三江源、柴達木梭梭林、大通北川河源區等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5年12月,中央批準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2019年,青海開啟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同年,國家公園論壇在西寧舉辦。
青海與河南有著一衣帶水的深情厚誼。多年來,青海各族人民擔負起“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使命,每年向下游輸送600多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清澈的黃河水流經黃土高原到達河南,滋養著中原大地幾千年的繁盛發展,共同哺育著兩地群眾。近些年,河南省大批援青、掛職干部、志愿者、基層群眾來到江河源頭,與青海各族人民一道投身到青海的發展和建設中去。去年,河南省文化館還組織優秀文藝志愿者赴青海開展“春雨工程”,唱中原古韻、唱中原新風貌、唱青豫兩地一家親,為邊遠地區送去歡聲笑語。
據悉,本次展覽截止到11月4日,免費對公眾開放,隨后還將走進山東和江蘇進行展覽。
鄭報全媒體記者 秦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