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謝鵬飛 通訊員 魏會芳 文/圖?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街區第十五人民醫院一批醫務工作者沖鋒在前,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醫者擔當。該院感染科主任任建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任建勛從事感染科工作已經30年有余。武漢發生新型肺炎后,他自告奮勇,主動承擔了發熱病房工作,負責近期去過武漢或是與武漢相關人員有過接觸,并伴有呼吸道癥狀或發熱癥狀的人員的診治及上街區所有發熱病人的診治,每天接觸發熱病人數十例。
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轉出原有病人,重新設置病區,按照感染要求劃分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配備搶救設備和防護設施。在他的帶領下,這項繁雜的工作很快就緒,工作開展的第一天就有此類病人入住。
上班時間一旦穿上隔離服,就盡量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因為穿脫、消毒隔離服一次都會非常繁瑣,而且每一次穿脫都有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基本是早上來吃一頓飯吃飽,到下午下班后再吃。這對任建勛他們來說是一種考驗。
處在隔離病房的病人,看到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每天多次的病房消殺,限制其出入,精神和心理壓力巨大,有時會情緒爆發,病人不了解,家屬不理解,強烈要求出院,他們只有解釋,解釋,再解釋。他們每天穿著防護服,戴著N95口罩、護目鏡,和病人溝通時必須大聲說話才能聽清,每天嗓子喊啞了,喊得腫痛,卻不敢喝水,害怕小便,因為防護服一旦脫掉就不能再次使用。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要連續工作8小時以上,其中滋味只有身在其中的他們才知道,但任建勛和他的同事卻毫無怨言。
因為自己屬于高危人群,怕感染家人,也為了隨時待命,任建勛就住在病區內。他說:“我是一名黨員,是感染科主任,為了上街區人民的安康,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義不容辭!在此期間,我們這個團隊沒有一個人退出。”在他帶領下,全科室醫生護士團隊十二人,無一人退縮,大家紛紛寫決心書、請戰書,誓與新冠病毒抗戰到底。
1月31日是任建勛的生日,也是他母親的生日,沒有蛋糕,沒有家人的陪伴,只有科室人員的祝福。他的母親已年過八十,當天,他只好用電話向母親道一聲生日快樂。母親理解地說:“我會照顧好自己,你安心工作吧!”
由于醫務人員少,任建勛盡可能安排其他人員休息,自己則日夜守護在病房,只有在傍晚時分,病人數量少的時候,他才能休息幾個小時。在發熱病房工作要說一點不怕,那是假話,但他沒有后悔。他說:“只有盡早消滅疫情,大家才會有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工作,我才有機會陪伴年過八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