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陽光明媚,清風搖曳,陳中實驗學校網校揭牌儀式在花園路校區舉行。
晨鐘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裁朱玉峰首先代表集團黨委、總裁班子向陳中實驗學校網校揭牌表示祝賀。他回顧了國家從2012年至今的有關教育信息化推進政策,國家一直鼓勵有實力的學校利用雄厚的師資力量,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建設學習型社會。
“經歷過今年疫情的歷練,此時此刻,陳中實驗學校網校的誕生和啟動,可謂是生逢其時、大有可為。開設網校不是趕時髦,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客觀需要,也是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的需要。”朱玉峰表示,培養讓每一位學生自主學習、成人成才,是網校課堂教育實踐的終極指向。
在河南民辦教育共同體理事長、中國教師報特聘專家王紅順看來,陳中實驗學校網校建設是學校多維度的美麗轉型,是從優秀走向卓越,從跟跑走向領跑,從生本轉向自本,從應對狀態到應然狀態的轉變,名校辦網校是顛覆性的創新,通過網校,學校的優秀教研成果、學校的優秀課堂能更快的推廣。
陳中實驗學校網校校長、陳中實驗學校教研室副主任李夢嬌從網校板塊設立、網校運作流程進行了詳細闡述。同時談到了陳中實驗學校網校的定位與持續發展:陳中實驗學校網校是依托現代教育技術與現代教育理念,以陳中實驗學校為核心,集全國各地名校名師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于一體的線上教育平臺。
“正是這場疫情,給所有師生提供了培養線上教、學習慣的機會。教育,從不曾像現在這樣依賴技術與互聯網。通過網絡平臺推動學校教學形式的變革,為更多的學生體驗陳中優質的教育資源,服務師生、服務家長、服務社會,建立陳中網校勢在必行。”陳中實驗學校總校長張正彪表示。網校運營需要技術賦能、內容為王。互聯網改變教育,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基于線下課堂與線上課堂的混合學習必然會成為未來教育的基本模式。未來已來,卻需要深刻改變,在線教學以及教育的未來,需要從教育本身出發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
科技賦能、逆流而上。陳中實驗學校用行動向社會彰顯了在與困難的博弈中通過不斷的創新發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鄭報全媒體記者 唐善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