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四方英才聚 潮涌鄭之中!中原科技城 人才政策發布,打造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

          2020-09-1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9月15日,在中原科技城政策發布會現場,公布了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共同印發的《關于在中原科技城建設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的實施意見》,提出六個部分共十六條新舉措、新措施,為中原科技城量身定制特殊政策、特殊機制,旨在把中原科技城建設成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動機、中原地區科技創新的策源地、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

          鄭州,傾一城誠意,待佳客前來——

          亮點一:打造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

          根據《意見》,中原科技城將高度集聚創新人才,聚焦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3年內引進世界級水平的頂尖人才和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人選10名左右,自主培養或引進省級人才工程人選等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00名左右,培育創新創業領軍團隊30個左右,集聚具有較強研發能力和創新成果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1000名左右,打造一支分布合理、結構科學、素質優良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亮點二:建立專業化市場化人才評價機制

          選賢任能、群賢畢至,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意見》中提到,中原科技城將一改以往唯職稱、唯學歷、唯論文、唯獎項的評價模式,優化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把人才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創造的產業價值、享受的薪酬待遇等市場要素作為評價人才的重要依據。

          具體來說,對中原科技城引進的科技創新人才實行雙體系認定,在“黃河人才計劃”高層次人才認定體系的基礎上,單獨設立以工作履歷、薪酬待遇為標準的認定體系,人才可自主選擇認定方式。

          頂尖人才(A類):在全球產業技術研究領域享有重要聲譽,代表行業頂尖水平,實行“一事一議”引進的高端創新創業團隊帶頭人;

          國家級領軍人才(B類):具有重大技術發明成果或重大新產品開發成功經驗,能夠領銜企業核心攻關項目或解決核心技術難題,年薪在150萬元以上的研發類人才;

          地方級領軍人才(C類):主持或作為重要成員參與國內外大型科研、工程項目,對企業創新發展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年薪在80萬—150萬元的研發類人才;

          地方突出貢獻人才(D類):在同行業優秀企業研發崗位上取得顯著業績,年薪在40萬—80萬元的研發類人才;

          優秀青年人才(E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0歲以下世界排名前200名高校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在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醫藥等領域知名企業從事研發工作3年以上的青年人才。

          在職稱評定方面,在中原科技城組建相應系列職稱評審委員會,開展職稱評審服務。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向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下放企業主體系列的職稱評審權限。中原科技城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可按規定直接申報相應級別職稱,特別優秀的可考核認定為高級職稱。

          人才流動方面,成立“中原科技城人才創新發展研究院”,在市區兩級事業單位編制總量內核定一定數量的人才編制,實行動態調整。具有事業身份的高層次人才到中原科技城創新創業可直接使用人才編制,并可依托研究院開展科技項目申報、科研成果轉化、學術交流合作等活動。

          亮點三:實施精準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引進人才后,更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不同類型的人才,關注點和需求點也有所區別。為此,我市針對不同層面人才特點和需求,拿出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支持政策。

          高層次人才引進獎勵——對在中原科技城認定的人才納入全市高層次人才體系,給予相應激勵保障待遇;對認定的E類人才,給予博士10萬元一次性生活補貼,其他入選人才5萬元一次性生活補貼。對入駐中原科技城的科技型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創新引領型平臺等單位中,年工資薪金收入40萬元以上的技術研發人才,按工資薪金收入的一定比例給予經濟貢獻獎勵。

          創業人才項目資助——對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根據孵化、成長的不同階段,分級提供創業空間,3年內給予租金補貼。對符合中原科技城產業發展需要的創業項目,經評審納入中原科技城創業項目培育庫,給予50萬—100萬元項目資助,中原科技城推薦創業項目可直接參加全市創業領軍團隊評審,入選項目可獲得最高500萬元的市級項目資助,并給予動態跟蹤支持,對發展迅速、效益較好的,再給予100萬元一次性項目發展獎勵。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發展,其五年內對鄭東新區的經濟貢獻全額予以獎補。

          創新人才項目資助——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持領軍型企業、總部企業引進高水平創新人才團隊,給予創新項目50萬元項目資助,中原科技城推薦創新項目可直接參加全市創新領軍團隊評審,入選項目可獲得最高300萬元市級項目資助。對新培養入選國家級、省級人才工程的,按國家、省資助標準給予培養單位1:1配套獎勵。

          海歸人才引進支持——對新引進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副教授及以上職務的專家學者,或在國際知名企業、機構擔任中高級領導職務的專業技術人才,根據其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經評審后可認定為高層次人才并享受相應待遇。設立海歸人才創業支持專項,對碩士以上海歸人才創業項目,經評審直接納入中原科技城創業項目培育庫,給予50萬—100萬元項目資助。

          亮點四:集聚創新平臺 最高可補3000萬

          搭平臺、引人才,將中原科技城打造為全省人才最密集、產出最高、最有活力的人才特區。

          鼓勵引入國內外知名孵化器運營機構,建設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專業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對認定為省級、國家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給予200萬元、300萬元的一次性認定補貼。加快建設中關村河南科技園等創業孵化平臺。

          金融保障措施方面,擴大政府投資基金規模,在中原科技城設立50億元的創投引導基金,以直投或參股設立基金的方式開展運作,其中投資于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的資金不低于30%,推動天使投資人、股權投資機構和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企業在中原科技城發展,鼓勵各類投資基金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人才企業,對在中原科技城注冊的投資機構投資我市未上市科技型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按其投資額的10%、最高1000萬元給予投資風險補助。

          集聚創新平臺方面,鼓勵知名央企、行業龍頭企業建立研發基地,對在中原科技城設立地區總部或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億元的新入駐企業設立研發中心的,經評估可給予不超過研發中心建設總投入30%、最高3000萬元的資金補助。

          亮點五:促進人才成果轉化

          《意見》提出,對入駐技術轉移中介機構開展科技服務,依據上年度促成技術合同成交額給予5%的補助,同一單位每年最高補助200萬元;為入駐中原科技城的創新主體開展技術轉移轉化活動提供專業服務,并依據上年度技術合同成交額給予5%—10%的補助,同一單位每年最高補助300萬元。

          加強人才交流合作。對區域內創新主體舉辦行業交流活動、賽事活動成效顯著的,可按照不高于實際投入30%的比例,給予舉辦單位最高100萬元資金支持。

          亮點六:為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必須從涵養人才生態上綜合施策,為人才提供全鏈條服務。

          為此,我市將建立專業化、國際化人才市場服務體系,提供“辦事不出城”的一站式政務服務,加強子女入學、醫療健康等服務供給,提升人才的獲得感、滿意度。

          住房、子女教育及醫療——我市將多渠道籌集建設一批人才公寓,滿足人才居住需求。A類人才不超過200平米、B類人才不超過150平米,C、D類人才不超過100平米、E類人才不超過80平米。對在鄭首次購房的高層次人才給予3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購房補貼。E類人才給予博士10萬元、其他人才5萬元首次購房補貼。優化人才子女入學保障,高層次人才子女就讀學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綜合本人意愿和實際情況,統籌協調解決。提升人才醫療服務水平,依托區域公立醫院設立醫療健康服務基地,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便利化醫療保健服務。

          簽證——為中原科技城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申辦工作許可、簽證、居留等開辟綠色通道,提供優質高效服務。進一步簡化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辦理程序,申辦永久居留證實行專人上門服務。探索在中原科技城建立移民事務服務中心(站點),為常住外國人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援助、語言文化等社會融入服務。

          公共服務——我市將打造人才服務大數據平臺,統籌整合金融服務、子女教育、醫療健康、咨詢服務等功能,開通人才服務碼,為人才提供集成式、智慧化、全流程的優質服務。在中原科技城建立一站式政務服務平臺,實現“辦事不出城”。

          《意見》適用于在中原科技城登記注冊,并正常入駐辦公的企事業單位及其引進人才。對同時入選“黃河人才計劃”的,在享受同類優惠政策時,按照“從新、從高、不重復”的原則執行。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娜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朱建明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