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三十年再聚首,重憶《焦裕祿》——帶大家穿越時光,共話焦裕祿和蘭考的燃情往事

          2020-09-2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人民公仆焦裕祿的事跡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是電影世界中的瑰寶。正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開啟光影之旅,繼《少林寺》后,再次聚焦影片《焦裕祿》,通過回顧這些兼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影片,帶領大家穿越時光,共話焦裕祿和蘭考的燃情往事,以此向經典致敬,向電影人致敬!?

          1990版電影《焦裕祿》劇組30年后再聚首

          1990版電影《焦裕祿》劇組30年后再聚首

          “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這是1990版電影《焦裕祿》的主演李雪健在頒獎典禮上的獲獎感言。9月24日,來到鄭州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李雪健,在與導演王冀邢等主創共憶影片拍攝的臺前幕后時,再次重復了這句話。

          蘭考縣曾經深受鹽堿、風沙、內澇“三害”的困擾。1962年,焦裕祿調任蘭考,帶領人民群眾戰天斗地,與“三害”作斗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祿依然心系蘭考人民的生活條件和環境面貌的改善。臨終前,他對組織的唯一要求就是“將我運回蘭考,埋在沙灘上”,因為“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焦裕祿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紀念這位傳奇縣委書記,峨眉電影制片廠拍攝了焦裕祿同名電影,將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艱苦奮斗的事跡搬上熒屏,影片1990年上映。

          放眼當時整個演藝界,誰是扮演焦裕祿的最佳人選?答案是李雪健。

          而因為太胖、太白,李雪健差點和焦裕祿這個角色失之交臂。外形不相符,“那我就改變”。

          電影《焦裕祿》導演王冀邢透露,為成功塑造焦裕祿這個人民公仆的形象,李雪健當時減肥20斤,開拍前20多天開始,每天堅持只吃青菜,通過熬夜讓自己看起來有憔悴感,更貼近角色。

          王冀邢回憶,當時沒有監視器,拍攝時自己只能站在攝像機旁看,“李雪健的表演出奇的好,讓人意外,尤其是他的眼神。他是在用心、用靈魂在表演”。

          李雪健印象最深刻的是拍攝一場百姓送別焦裕祿的戲,道具都是老百姓自己準備的,完全真實地還原當年送別焦裕祿的場景,當劇組給他們酬勞時,百姓們卻說:“為焦裕祿書記做點事,不要勞務。”

          在這部電影中,李雪健演活了焦裕祿,不僅感動了當地的老百姓,也感動了萬千普通觀眾,人們通過他的表演,也記住了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

          李雪健直言,當時拍完《焦裕祿》后,最大心愿就是讓全國黨員能看一看,做夢也沒想過能掀起全國看《焦裕祿》的熱潮。該片投資130萬,最終票房1.3億,創造了電影史上的奇跡。

          李雪健說,電影結尾有一段焦裕祿書記從沙地遠處走近,一些要飯的孩子簇擁著焦裕祿往前走,后邊的老百姓扛著紅旗,很遺憾鏡頭被刪掉了。“那個場面很動人,以小見大,希望能把這個鏡頭找出來再放一次。”

          焦桐守護人魏善民:讓老百姓想念焦書記時能有個念想

          “小伙子,咱兩個一班!”“你別看這根小,它的根好啊!”回顧當年,已滿頭白發的魏善民依然情真意切。當年,21歲的他和焦裕祿分在了一組,這份特別的經歷,使他對焦桐懷有深厚的感情。他也因日復一日的照看工作,成為遠近聞名的“焦桐守護人”。

          24日,電影頻道特別策劃節目《光影里的焦裕祿》外采團隊來到河南省蘭考縣城關鄉朱莊村,將鏡頭對準蘭考人民的精神寄托——焦裕祿1963年帶領村民在50多畝沙地里親手栽種的泡桐樹,人們親切地稱之為“焦桐”。

          騎著電動三輪車馱著掃帚、簸箕,在走過了無數遍的路上,掃落葉、培土、澆水。這是魏善民的日常,也是他一生的堅守。

          “我父親魏憲堂在這兒看管了8年,我從1971年接著干到現在,將來我干不動了,就讓兒子繼續干!”魏善民說,焦桐是長在蘭考百姓心中的樹,把守護焦桐的使命一代一代傳下去,讓老百姓想念焦書記時能有個念想。“這是朱莊村人的責任。”

          焦裕祿外孫余音:想呈現一個有溫度的焦裕祿

          除了《焦裕祿》主創人員,焦裕祿外孫余音、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的制片人杜聞偉等人也來到了鄭州。

          余音是焦裕祿二女兒焦守云之子、歌唱家吳雁澤關門弟子,現為中國歌劇舞劇院男中音演員。他與吳雁澤曾經多次合作演唱《焦裕祿之歌》,還主演了中國歌劇舞劇院創排的音樂劇《焦裕祿》。

          “我沒有見過外公,我對外公的印象是在家人的講述中慢慢形成的,尤其是參與音樂劇的經歷,讓我對外公有了更深的理解。”

          余音說,如果說1990版《焦裕祿》展現了焦裕祿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的擔當,那么《我的父親焦裕祿》將更多聚焦情感,讓觀眾看到一個有溫度的焦裕祿。

          “家人眼中的外公,睿智樂觀、多才多藝,他會唱歌、會跳舞,能拉二胡、會唱戲。他愛笑,也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影片將從不同的角度、更多的細節入手,用更真實更鮮活的故事,去解答為什么焦裕祿會成功地帶領蘭考人民戰天斗地除‘三害’。”

          談及《我的父親焦裕祿》中飾焦裕祿的演員的選擇,余音認為,郭曉東不僅和外公長得像,更有山東漢子的那股勁,而且,他出道多年,出演過眾多經典作品,藝品人品都得到家人和劇組的一致肯定。

          “李雪健老師塑造的焦裕祿成了我們這一代人心中不可超越的經典,無比榮幸能夠有機會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郭曉東表示,要砥礪前行,塑造好角色,把焦裕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通過電影更好地傳承下去。

          據悉,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將于2020年10月開機,2021年7月1日前與全國觀眾見面,為黨的100周年生日獻禮。

          跨越30年時空,懷揣在每一個電影人心中的電影精神,將再次在焦裕祿的故事中閃耀,傳遞劇里劇外的溫暖與感動。

          鄭報全媒體記者 蘇瑜 王戰龍? /文? 馬健 王秀清 黃余洋 /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陳君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