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寒風颼颼。1月20日凌晨,城市還在睡夢中,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鄭州工務機械段的鋼軌“整形師”們卻已早早趕到京廣高鐵許昌東站。趁著施工“天窗”還沒到,大伙兒正抓緊時間對在此停靠的龐然大物——GMC—96X型鋼軌打磨車進行工前檢查。
隨著春運臨近,鐵路工作人員持續加大線路養護力度,對管內高鐵設備進行全面“診療”,讓旅客的回家之路更安全、更舒適。
“從1月7日起,我們計劃利用22個施工‘天窗’,對京廣高鐵許昌東至鄭州東區間上下行160多公里的線路進行打磨。”該段維修四車間副主任徐翔說,他們作業區段距離許昌東站有30多公里,所以要提前準備。
作為國內最先進的鋼軌打磨車型,GMC—96X型鋼軌打磨車作業時速達16km/h,同時作業精度又可控制在0.1毫米左右,工作時全車96個打磨單元馬力全開,能夠有效消除鋼軌波浪磨耗和表面疲勞裂紋,同時修復鋼軌廓形,修正輪軌關系,提高列車運行的平順性。
0時50分,“天窗”命令準時下達,鋼軌“整形師”駕駛打磨車一路向北前行。約摸半個小時,打磨車抵達指定施工區段,徐翔指揮作業人員降下打磨作業裝置。“鐵路安全無小事。”施工開始后,徐翔便精神高度集中,全程站在駕駛室里聯控指揮,他說,打磨鋼軌要恰到好處,打的太淺除不了病根,打的太深又會影響鋼軌壽命,所以要把精準握,“量體裁衣”。
施工一直持續到4點10分,當夜他們共完成了6.5公里打磨任務,經技術人員復核后,線路正點開通,靜待首趟高鐵列車安全通過。
然而,鋼軌“整形師”們的工作并沒有結束,由于鋼軌打磨時會產生大量鐵屑和粉塵,為不影響下次施工,返回車站停車基地后他們還要做好吹灰、除塵、檢查等保養工作。映著天邊泛起的魚肚白,鋼軌“整形師”又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忙碌。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通訊員 趙慶 梁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