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未來五年 “數字校園”計劃覆蓋省會全體學校

          2021-02-2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也給教育發展帶來深遠影響。2月22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設,力爭用5年時間,實現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5分鐘教學微視頻,讓孩子們實現課前預習;40分鐘課堂時間,同學們當堂練習、老師現場“解惑”……近年來,在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人手一個平板電腦的“智慧課堂”已經成為師生們習以為常的學習模式。

          “所謂‘智慧課堂’,其實就是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改變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作為親歷者,高二年級歷史老師趙璐璐深有感觸:“在傳統課堂上,老師是給學生呈現知識,但在‘智慧課堂’上,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給了學生,充分促進孩子們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并且,通過線上平臺,老師可以詳細準確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知識點掌握情況,這也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的放矢,更加精準。”

          事實上,“智慧課堂”帶給課堂巨變的背后,其實是全市教育信息化搭乘“互聯網+”高速列車建設“智慧校園”的一個縮影。統計顯示,“十三五”期間,鄭州市所有中小學校實現教育城域網光纖全覆蓋,接通了全市所有公辦學校的每一間教室,無線網絡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全市多媒體教室配備率達到100%。

          全市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礎的大幅改善,帶來“智慧校園”軟實力的突飛猛進。以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為例,“智慧校園”使得“一卡在手,走遍校園”成為現實。小小一張校園卡,就覆蓋率學生身份驗證、校門出入、班級考勤、宿舍門禁、圖書館借閱、食堂消費、父母通話聯絡等方方面面。并且,結合校園一卡通APP,可以通過APP等實現排課、上課點名、學生請假,成績查詢等學生管理工作。

          不僅如此,借助“互聯網+”的翅膀,教育信息化也使得城市和鄉村學校學生們“同上一堂課”成為現實。2018年秋季學期開學的第一天,鄭州七中和三門峽市盧氏縣第一高級中學同上開學第一課。鄭州七中利用視頻直播系統,將名師“優質課”同步送到盧氏一高,相距300多公里的同學們“共聚一堂”,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城鄉無縫對接,精準實施教育扶貧。

          如今,鄭州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功能應用進一步增強,我市完成了教育公共管理云服務平臺建設,平臺主要包含“電子政務、教研培訓、招生考試、高清監控、數字校園、數據中心”等六大應用,使之在鄭州教育系統內部能覆蓋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全體中小學校教職員工的辦公桌、每間教室和校園重點部位,在系統外部能延伸到每一名學生家庭。

          按照計劃,“十四五”期間,我市將進一步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設,力爭用5年時間,實現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鄭報全媒體記者?王紅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