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驕陽似火。登封市少林大道市民文化中心段兩側,口袋公園、街角游園串珠成鏈,景觀植被郁郁蔥蔥,現代化涼亭若隱若現,市民或獨自休憩,或結伴而行,享受著拆墻透綠帶來的環境變化(如圖)。
登封市紀監委路段(改造前)
登封市紀監委路段(改造后)
登封市紀監委路段(改造后)
結合城市有機更新和學黨史、辦實事,登封市下大力氣啟動“拆墻透綠”工程,拆掉機關大院圍墻,機關或企業辦公門禁區域向辦公樓內收縮,把過去各單位獨享的封閉院落改造成群眾共享的開敞空間,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質的休閑、娛樂、鍛煉、交流空間,機關停車位也向全社會開放,既美化了環境,也方便了群眾辦事、休閑。
登封少林國際大酒店路段(改造前)
登封少林國際大酒店路段(改造后)
“開放機關大院,共享綠色空間”。在明月—慧動公園,方便市民健身的智慧步道和數字化健身設施完備;往深處走,修竹茂盛,亭臺水榭映入眼簾,“曲徑通幽”之感油然而生。登封市嵩陽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公園、游園,原來是檢察院、派出所或廠礦企業、酒店的大院,各自封閉、自成一體。透過‘拆墻透綠’、打通斷頭路,我們把這些城市空間開放起來、串聯起來、共享起來,讓群眾休閑更舒適、辦事更便利。”
登封市委路段(改造前)
登封市委路段(改造后)
隨著“拆墻透綠”的深入推進,拆除有形院墻的同時,也打通了干群之間的心理隔閡。登封市委辦常務副主任牛洪濤說:“拆墻透綠之初,很多人都擔心院子開放會影響工作秩序。拆墻之后大家發現,不僅辦公沒受什么影響,還拉近了與群眾的關系,同事們工余休閑的空間也變敞亮了。”
登封大鴨梨酒店路段(改造前)
登封大鴨梨酒店路段(改造后)
這里風景獨好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昕 李曉光/文 黃余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