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記者在“疫”線當志愿者|在“疫“線

          2021-08-1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地點:東大街辦事處城南路社區

          時間:8月8日-10日

          居民:用行動默默守護家園

          8月8日是第三輪核酸檢測的第一日。

          早上8點到社區后,我們這一組志愿者先被分到各樓院,負責進出樓院人員戴口罩、掃碼、測溫等服務。

          10點,我們被緊急調到南關街城南路口,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民兵、醫護人員、志愿者正在緊張有序地布置核酸檢測現場。

          來往路過的行人,不時有人停車探身詢問何時開始檢測,工作人員邊忙著手頭的活,邊耐心地回答:“大家看群里通知,準備好就開始了。”

          11點左右,原定于下午3點開始進行的核酸檢測,在一切準備就緒的情況下提前開始。各位志愿者也立即站到自己的位置,負責維持秩序的同時解答居民的疑問,確保不扎堆,每個人之間保持一米距離。

          居民們很是配合,也非常積極主動。不多會兒,兩條長龍已經出現在眼前,人們也是井然有序。

          雖然是大太陽(上午太陽一直很強),大家被曬得汗流浹背,滿臉通紅,有的人上衣都濕透了,但是,遇到高齡老人、殘疾人、孕婦、幼兒,工作人員安排他們優先檢測時,大家也毫無怨言。

          有些居民忘帶身份證,需要用手機掃碼填報。年齡稍大一點的、對手機操作不是特別熟練,志愿者有問必答,或指導他們、或幫忙操作。他們也真誠地向志愿者道謝。我也為能幫到他人而感到開心。

          檢測現場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速度也不慢,有別的社區的居民或路過的居民,也順便做了檢測 。

          下午1點左右,志愿者們才開始輪流吃飯。大家拿到盒飯找個涼陰的地方,席地而坐,就著礦泉水,快速地用完餐,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保住綠碼:提前13個小時完成檢測

          8月9日是第三輪核酸檢測的第二日。

          第三輪檢測關乎居民的出行健康碼是否為綠色,不做第三次,健康碼自動變為黃碼。無論是官方媒體還是各自媒體,抑或是朋友圈、社區群,都在轉發或滾動轉發這個消息。大家都非常主動、積極、有序,進展也特別快。因為首日大部分社區居民已經檢測過了,所以,社區的核酸檢測點由兩個改為一個。

          早上8點半,我們志愿者趕到鄭州銀行門前的檢測點,原本三個測點減為一個。相關部門也特別貼心,專門運來大冰塊,放在醫護人員旁邊用來降溫。

          志愿者負責人安排大家的具體工作。

          檢測還未開始,已有居民有序地排好隊等待檢測。

          有一位居民腳受傷了,騎著電動車來到現場,醫生來到跟前為她采集。

          有行動不便者,醫生上門采集。

          原本截至9日晚上12點的檢測時間,因為久等不見有人來測,所以本社區上午11點提前結束了第三輪檢測采集工作。

          志愿者們并沒有提前回家休息而是來到各小區開展宣傳工作。

          為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早日恢復正常,醫護人員及所有的相關人員的辛苦大家有目共睹,所以,出門戴口罩,少聚集,常洗手,常通風,做好個人防護,非必要不外出,就是對防疫工作的最好支持!

          志愿者阿豪:我想早日成為共產黨員

          8月10日,本來群里通知今天暫定休息,因為這兩天大家在核酸檢測現場志愿服務辛苦了。但我還是與社區聯系,得到的答復是:如果不想休息,可以到小區卡點幫忙。

          來到卡點后,沒想到,卻遇上志愿者阿豪,現在鄭大上二年級。

          小伙子很熱心,積極主動參與公益事業,在校更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只要自己能做到的,絕不袖手旁觀。在卡點,阿豪也非常勤快,遇上行動不便的老人,或者掃碼一時掃不成功焦躁的年輕人,總是上前幫忙。

          本來進入樓院的二維碼是貼在擋板上的,他嫌不方便,把它揭下來拿在手里,隨時為大家服務。

          空閑時,我問他: “疫情這么嚴重,政府都提倡非必要不出門,年輕人大多喜歡躲在家里的空調下。你為啥不害怕,還出來做志愿者啊?”

          阿豪說:“我也會擔心啊!可是,你看,每次遇上大事,不都是共產黨員沖鋒在前嗎?我現在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是從交上入黨申請書的那一刻我就想到,應該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早日成為共產黨員!”

          后來,再品阿豪的一番話,他說的不正是我心里所想的嗎?我雖然遞交入黨申請書時間不長,但是,不論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我是希望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這是不是所謂的志同道合!哈哈,不知道有沒有自夸的嫌疑。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亞麗



          分享到: 編輯:張丹婭 統籌:王戰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