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陸渾水庫下游的伊河中,有一片河道顯露獨特的紅色地質地貌,群眾紛紛前來觀賞拍照。
10月11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一片獨特的地質地貌寬約100米、長約500米,距離陸渾水庫大壩約500米。河底到處是不規則的溝槽和造型各異的石墩,呈淺紅色,上面有白色物質似“珍珠”若隱若現,引來不少群眾好奇觸摸。觀賞的群眾說,這是丹霞地貌。
據了解,最顯著的特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有紅色的石墻、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這片獨特的地質地貌雖然是紅色的,但基本上是平的,沒有石墻、石峰、石柱等奇險地貌,是丹霞地貌嗎?
“嚴格來說并不屬于丹霞地貌,只是丹霞地貌雛形。”省地礦局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副總工程師王喜恒說,“但在洛陽顯現這類地貌,也是罕見的。”
未來這里會不會發展成真正的丹霞地貌?王喜恒說,獨特地貌的形成需要數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地質演化,在演化過程中還有各種復雜的成因。因此,無法預測會不會發展成真正的丹霞地貌。
因為地處伊河河道,這片“石頭”長期被鵝卵石和砂礫埋沒。近日,因為陸渾水庫泄洪放水,沖走了鵝卵石和砂礫,這片獨特的“石頭”顯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