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薛璐 通訊員 朱海鑫
清晨時分,新密市城關鎮金河灣社區,居民韓宜秦一大早便開始忙活家人的早餐,打開水龍頭,一股清水潺潺流出,洗菜、炒菜、熬粥,熱氣騰騰飯菜瞬間上桌。作為新密市特大暴雨受災情況最為嚴重的社區之一,災后第三天,該社區便恢復正常用水,“前三天,我們吃的是臨時用水,隨后水龍頭便正常來水了,一直到現在。”韓宜秦說。
今年7月以來,由極端強降雨造成的特大洪澇災害導致新密市水利工程損毀或損壞嚴重,群眾用水出現極大困難。面對艱巨的災后重建任務,新密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在解決群眾用水難題上打好“水庫、河道、城市供水、農村安全飲水”應急修復“四張牌”,迅速組建城市供水、農村供水、河道、水庫四個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專班,堅持應急搶修和規劃重建雙推進,搶時間,抓進度,全面加快恢復重建進程。
多管齊下恢復城市供水。針對全市供水管網損壞嚴重、城區缺水比例超80%的情況,新密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方面,加強供水調度,保證現有供水管網安全運行;連夜對水廠供水設施加緊搶修,恢復供水能力。另一方面,出動車輛分區分街道對缺水居民社區送水上門;為受災嚴重的下莊河等區域鋪設臨時管網,第一時間保證受災群眾安全及時用水。同時,快馬加鞭進行城市供水管網修復工程,陸續實施滎密路供水管網重建項目、戰鼓山水廠砂濾車間供水處理設施維修維護等工程,截至7月29日中午,城區日供水能力達到5.0萬立方米以上,全市供水恢復正常。
強力推進恢復農村供水。全市組建工作組分包鄉鎮,進村入戶,逐家逐戶開展排查,建立工作臺賬;抽調28名水利專家,不分晝夜,全程跟蹤,現場指導,為應急搶修項目順利實施提供技術支撐。針對重點的87處34萬人農村供水災后重建工程,明確任務責任,嚴控時間節點,實行日碰頭、周例會工作制,倒排工期,掛圖作戰,跟蹤督導,強力推進,確保11月初完成招投標工作并全面開工建設。目前,工程進度達到60%,力爭本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任務,持續有效保障全市農村群眾用上安全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