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在電廠路公交站場區內,幾名公交車長一會兒騎著電動車,一會兒打個雨傘,他們是要干嘛?
據了解,他們是鄭州公交B1路公交車長,利用休息的時間開展“換位體驗”活動,以電動車、行人的角色與公交車并行,切身感受行人以及電動車的盲區,以便更好地約束自身駕駛行為,加強車長的行車安全意識,助力道路交通安全。
當天上午九點,車長丁帥印在車內讓其他車長通過后視鏡觀察在車的兩旁是否有行人,當他們回答“沒有”的時候,丁帥印帶領他們從車廂內走下來。這才發現,原來車的兩邊、左前方、右前方站的都有人,只是因為公交車有盲區,所以沒有看見。
“尤其是拐彎兒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減速慢行,注意觀察道路上的情況,確保安全后方才通過。”車長丁帥印說道。
接著,公交車長申利偉騎著電動車慢慢駛來,他要以一名電動車車主的視角來感受道路上的情況。申利偉說:“當我戴上頭盔,戴上口罩,再加上擋風棉被的時候,整個局限性加大,視線也嚴重受到影響,公交車從我旁邊經過的時候,幾乎都感覺不到,所以,在以后的行車過程中,我們要時刻注意道路上的非機動車行駛情況,及時做好預判。”隨后,車長們又相繼感受禮讓斑馬線的行為,期中一名車長表示,當看到公交車輛禮讓自己的時候,心里感覺特別溫暖。
丁帥印說,通過“換位體驗”活動開展,不少車長感慨到,角色互換,讓大家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道路交通情況,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將安全行車進行到底,為安全保駕護航。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