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解局】黑煤窯開在鎮政府門口,太諷刺了

          2021-12-22 來源:俠客島 分享到:

          不久前,山西孝義西辛莊鎮杜西溝村發生一起非法盜采煤炭引發的透水事故,導致22人被困,2人遇難。事發后,呂梁市、孝義市兩級紀委監委啟動調查問責,孝義市委書記、市長、副市長被免職,涉嫌非法盜采的8名主要嫌疑人被全部控制。

          有媒體調查發現,涉事煤窯暗道入口距當地村委會僅100多米,與鎮政府直線距離1公里;事發前,該煤窯安然經過數次督查,被兩次舉報,均繼續生產。

          黑煤窯能堂而皇之開在基層政府門口,到底是誰在撐腰?

          黑煤窯暗藏液壓門。圖源:新京報

          一?

          透水事故發生時,有25人在黑煤窯內進行盜采作業。一名獲救礦工稱,沒有一點預兆,水突然就進來了,有工友嗆了水,被撈上時已經快不行了,嘴里一直喊:“救命啊,我想孩子,爸爸快走了……”

          更可恨的是,事故發生后,黑礦主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搶險救援,當即拍屁股逃離現場,致使救援隊伍無從知曉井下構造和被困礦工位置,救援一度困難重重。

          據了解,發生事故的黑煤窯是2018年開始修建開采的。當年7月,煤窯被村民舉報后暫時關閉。2019年,現任礦主出資收購。不久后,煤窯再次被村民舉報,但礦主未受任何處理,煤窯也未被實際取締。今年8月,經過改造的煤窯重新開工。11月初至今,已累計銷售煤炭近2000噸。

          為了掩人耳目,這座黑煤窯在建造上頗費心思。它緊鄰公路,外圍設有2米多高的圍擋掩護,煤窯出口裝有液壓門,覆以黃土雜草偽裝。而在煤窯內部,還有一條170多米長、裝有專門傳送帶的運輸暗道,一間百余平米的大車間,以及案發時依然堆有近百噸煤炭的臨時倉庫。

          黑煤窯近在咫尺,當地執法人員哪怕再怎么后知后覺,也總能發現動靜,更何況還有村民舉報。但煤窯建成3年多,始終無人過問。

          黑煤窯內的臨時倉庫,案發時依然堆有近百噸煤。圖源:新京報

          孝義是山西“煤鋁之鄉”,西辛莊鎮是典型的資源型鄉鎮。公開信息顯示,該鎮煤炭資源豐富,埋藏淺、易開采,上世紀90年代,全鎮有證煤礦75個,2008年煤炭資源整合前有證煤礦24個。經過多番整合、整頓,現在西辛莊鎮只保留了1個整合煤礦。

          應該說,經過前些年的整頓,當地煤炭生產規范了不少,一段時間內,黑煤窯銷聲匿跡,但如今為啥又死灰復燃了呢?

          執法人員稱,山西部分地區煤炭質地較內蒙古、陜西更優,屬稀有礦產資源。尤其今年煤炭量價齊升,優質煤炭價格高漲至2000元/噸,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利不惜鋌而走險。黑煤窯因為可以躲避稅收等問題,生產成本至多300元/噸。真是暴利!

          新華社報道稱,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此次出事煤窯即通過盜采獲利超百萬元。獲救礦工說,煤窯豎井下有七八個工作面,有時一晚能產近30噸煤,礦工單晚收入最高1000元,部分礦工月收入過萬元。

          敢做這樣的非法盜采生意,光膽子大顯然不夠。有相關調研經歷的業內人士告訴島妹,此類黑煤窯經營分工明確,有商人開辟市場渠道,有地方團伙打好掩護,有村鎮干部多方“協調”,還得有當地行政執法隊伍內線予以“放水”。

          總之,盜采背后是完整的基層灰色利益鏈。有知情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一個黑煤窯從開建到出煤,光購置設備、打點關系,保守估計都要1000萬元,這些關系至少包括鄉鎮政府人員,縣級自然資源、公安、礦業秩序督查等部門人員,還有個別縣級領導。

          12月18日,呂梁市召開打擊盜采礦產資源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市委書記孫大軍在會上說,敢開“黑礦”的,必有保護傘,想當好“黑礦主”,必須要擺平與有關方面的關系,這是鐵律,必須在全市干部隊伍、公職人員中來一次大排查、大起底,堅決糾出內鬼,徹底清除干部隊伍中的毒瘤。

          有保護傘才能安然躲過各種“風頭”,執法人員檢查黑煤礦時,礦主明確“意思”一下,檢查人員就撤了,有的礦主甚至手握個別領導的“特赦令”,檢查人員查都不敢查。具體到這次出事的黑煤窯,鼓風機、裝載機、提升絞車、380伏電壓線路一應俱全,遠超一般意義上的小打小鬧,背后的“保護傘”可想而知。

          12月18日,多輛警車停在黑煤窯外。圖源:網絡

          2019年以來,孝義市先后開展過“打擊私挖濫采冬季行動”“打擊私挖濫采專項整治‘回頭看’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采礦行為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但明顯沒有根治。

          煤炭盜采案件屢禁不止,本質上是灰色利益對基層治理能力的侵蝕和挑戰,導致利益鏈條上的各方聯手抵制各類整治行動。雖然縣級政府設有相關行政部門、執法隊伍,專門對煤炭開采等資源型項目進行監管,但這些監管仍有空子可鉆。

          比如,一般縣級執法隊伍人員有限,執法半徑長,難以開展長期有效監管,而作為屬地管理的鄉鎮政府卻缺乏執法權。同時,受制于基層“熟人社會”的運行規則,鄉鎮政府不易進行近距離監管。島妹曾聽說一個案例,某鄉鎮干部半夜接到舉報后,連夜趕到盜采現場,盜采者被抓了個正著。但仗著人多勢眾,盜采者居然對鄉鎮干部毫不理睬,開著大貨車揚長而去。

          從根本上講,要治理黑煤窯,還是要理順基層行政治理機制,系統清理滋生灰色利益的土壤。比如,目前全國多地進行的基層綜合行政執法管理體制改革,一個重要的改革方向就是執法力量下沉,在鄉鎮設立綜合執法中心,讓鄉鎮切實擁有執法權。同時,常態化的掃黑除惡斗爭已大幅壓縮基層灰色利益空間,但要徹底清除,仍需進一步規范基層權力的運行。

          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認為,一些地方私挖濫采由來已久,根本原因是有關黨委、政府和監管部門失職瀆職。對村干部與盜采分子相互勾聯、沆瀣一氣的,必須查處;對私挖濫采行為聽之任之,不制止、不上報的,必須免職;對不掌握情況的懶官、庸官、糊涂官,也必須免職。

          說到底,煤礦盜采的背后還是基層政治生態、治理能力和效能的問題。只有讓整治行動真正深入肌理,粉碎各種基層人情網、灰色利益網,黑煤窯才可能真正消失。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