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 萬物復蘇
天氣暖和后
特別適合戶外運動
既能鍛煉身體 消除春困
又能收獲意想不到的好處
不信 你瞧~
適合春季的戶外運動
快走
在春意初露的日子里,用快走喚醒心肺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于平常缺少鍛煉的人來說,剛開始就練跑步不太科學,容易對膝關節造成沖擊。而用快走的方法在空氣新鮮的郊外逛逛,既呼吸了新鮮空氣,又達到了運動耗脂的效果。
小貼士:準備好防寒的衣物、舒適的鞋,做一做適度的伸屈運動,漫步5分鐘之后,就可加快步伐,走路速度較快的人,每分鐘約能行120-130步左右。每天一萬步的量需要1.5小時,可以分次完成,每次至少應快走30分鐘。
登山
登山也是春天一項極佳的有氧運動,山中的空氣新鮮,對于改善肺通氣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處,同時還能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
山間道路坎坷不平,有益于改善人體的平衡功能,增強四肢的協調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沒有經過人為修飾的非臺階路段,可使人體肌纖維增粗、肌肉發達,增強肢體靈活度。
小貼士:注意登山的強度不宜過大,以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鐘為宜。登山要循序漸進,要先做一些簡單的熱身運動,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鍛煉結束時,要放松一下,使血液從肢體回到心臟。運動時要注意補充水分,以盡快減輕疲勞感、恢復體力。
放風箏
放風箏可以喚醒人們的視覺。放風箏時,雙眼望著藍天,可以消除眼肌疲勞,調節和改善視力,預防近視和弱視。同時,在陽光明媚、空氣清新之處放風箏,會使人接受紫外線的照射,促使陽光與皮膚的光合作用,特別是兒童,可以促進其骨骼的生長發育。
傳統中醫認為,放風箏者沐浴和煦的陽光和春風,有“疏泄內熱、增強體質之益”。類似的運動還有垂釣,專家認為,釣魚是一種動靜結合的運動,可以提高反應能力,保護和恢復視力,使人心靈手巧。
小貼士:注意中老年人在放風箏時要注意保護頸部,頭頸不要長時間后仰,后仰應與平視交替,以平視為主。放風箏最好是2至3人一起,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進行。
戶外運動不止能擺脫春困
想趕走“春困”,戶外運動很有效。運動可改善人體的代謝過程,增強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春季應多運動,以促進氣血流通、機體代謝,使身體機能處于良好狀態。
中國自古就有春季“踏青”的慣例,這與春季養生也有關系。
一是春季與肝臟相應,五行屬木,到戶外接觸植物、自然景觀,有心曠神怡、疏泄調達的作用。因此多到春光明媚的野外接受日光浴、空氣浴,能使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
二是外出“踏青”也是一種運動,所謂“動則生陽”,鍛煉身體也有助于體內陽氣生發。去爬山、郊游、放風箏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戶外運動不僅可以強健身體,還可以促進眼睛的發育。在運動的過程中,很多肌肉和骨骼系統都被激活,提高了血流速度,尤其是提高眼部脈絡膜的血流速度,為視網膜提供充足的血液供應,同時也將更多的營養物質運送到眼部,促進視神經的發育。
戶外運動需注意
1.時間選擇在日出之后
時間最好選擇在日出之后。此時植物能夠很好地進行光合作用,空氣中的氧氣也會更多。
2.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
運動前、后要做拉伸運動。可以提高關節和肌肉的柔韌性,讓身體更放松,還能防止肌肉扭傷。
3.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
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要目的,不能盲目加大運動量,否則極易給身體造成不必要損傷。
4.衣著要合適
春季冷暖交替,氣候多變,鍛煉時衣著要合適,穿舒適的鞋,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著涼感冒。
鄭州市金水區健康促進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