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楊宜錦
“明代于謙曾說過,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讀書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顏如玉黃金屋,而是希望為天下老百姓的福祉而奮斗,作為一個讀書人,于謙就是我的楷模。”作為新鄭市博士服務團成員的李楊博士,以平和卻不乏堅定的語氣講出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2021年,我省選派博士服務團到基層掛職服務鍛煉,李楊博士作為河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為數不多的博士,第一個報名參加了該活動,并入職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自己深入一線發光發熱的夙愿。
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小容量注射劑生產企業之一,也是鄭州市小容量注射劑行業的領軍企業。而注射劑產品一直被國家列為高風險產品加以監控,近些年來管控越來越嚴,對硬件、軟件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李楊博士入職該公司,對公司來說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對他本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李楊博士深入車間排查問題
為伊消得人憔悴
扎進車間解決企業生產技術難題
2022年初,潤弘制藥新開發了一個品種,在試生產過程中,存在諸多技術難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產品的最終測定結果虛高,如果不加以處理或解決,那么產品的質量將很難保證。接到生產一線的反饋后,李楊感到壓力巨大,因為可能影響的環節和因素太多,千頭萬緒,都需要一一排查。面對困難和問題,李楊沒有退縮,而是帶頭深入研究。他在查閱各種文獻,帶領實驗人員加班加點摸排各種可能因素之后,經過兩周的不懈努力,終于發現了問題出在原測定方法上存在兩大問題。
光找到原因還不行,還要有解決辦法才算真正為企業解決問題。因此,李楊博士根據國內外相似產品的測定方法,分門別類歸納總結,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終于敲定了新檢測方法。隨后進行了相關實驗,新方法的測定結果與實際投料量吻合度非常高,其可信性完全碾壓原測定方法,至此,新產品的含量測定方法和溶出度測定法基本定型,保證了新產品的試生產穩步推進。
李楊博士進入一線和工人一起研究技術提升措施
除了檢測問題,在試生產時,作為技術總監的李楊又多次帶領實驗人員解決各種實際問題。該新產品的原料為難溶于水的物質,在生產完成后,如何清潔生產設備成了困擾大家的主要問題。當時的實驗人員普遍認為該藥物難溶于水,如果按照常規用水作為清潔手段將會導致清潔不徹底,以及清潔后,無法檢測是否還有殘留,進而將會影響后續藥物在該生產線的生產,因此,大家普遍建議更換清潔方法,但更換清潔方法將意味著成本的提高,最關鍵的是一時找不到可靠的清潔方法,從而導致了試生產被迫暫停。
李楊博士在帶領大家討論了幾次后,也曾一籌莫展,陷入了更換清潔方法的慣性思維。然而,在更換方法碰壁了幾次后,李博士決定跳出慣性思維,從根本問題上入手想辦法。難溶于水,就不能用水清潔了嗎?手上的泥土也不溶于水,不照樣在水龍頭下清洗的干干凈凈?其次,難溶于水,并不是一點不溶于水,只要有一定量的溶解,滿足殘留檢測的需要,那么用水作為清潔手段,將不再是問題。該理論一出,全體實驗人員豁然開朗,很快就明確了分工,分頭進行實驗,最終經過清潔驗證后發現,用水清潔后,殘留完全達標。于是最終敲定仍以水清洗作為清潔手段的生產工藝,保證了試生產的順利完成,也維護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衣帶漸寬終不悔
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提升技術人員專業水平
目前藥學畢業生“供不應求”的形勢愈演愈烈,基于此,李楊博士為潤弘招攬人才開辟了一條新路:聯合鄭州大學,在潤弘建立鄭大實習基地。目前該方案獲得了鄭州大學初步同意,并且業已考察完畢,各項資料已經匯報給了鄭州大學等待批復,目前只是程序和時間問題了。一旦落成,每年會有30-50名畢業生在這里實習,只要企業誠意留人,作為省內排名第一的高校,將會成為潤弘的人才寶庫。而且,實習基地還是高校和企業的聯合的紐帶,產學研三結合的開展也將在這個平臺上推進,一舉多得。
李楊博士培訓技術人員
在掛職期間,李楊博士還做到了每周為技術人員授課1-2次。3月8日,他還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劉英主任藥師為潤弘授課1次,另外,他還編撰了教材:《實用藥品檢驗基礎理論與操作》。作為技術員的學習資料使用。在持續9個月的培訓后,潤弘制藥的技術員的理論和實踐水平穩步提升,在河南省藥學會的兩次全省大會中,潤弘制藥從以前的默默無聞,到現在已經可以作為講師登臺進行學術交流了。
鄭州大學藥學院進入潤弘考察建設實習基地事宜
引領企業與國家管理規范接軌
在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中,實驗記錄是國家檢查的重點。因此,實驗記錄模板的制定必須跟上技術發展。在這方面,潤弘制藥的實驗記錄模板就稍有些力不從心了,李楊博士決定結合企業特點起草新的實驗記錄模板。目前,經過半年的規劃和試點,三次的大的修改,李楊以四種產品的實驗記錄為模板,已經起草完畢,目前正在商討如何列入體系文件中,然后逐步推廣到所有產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潤弘制藥將全面采用新記錄模板,達到一個質的飛躍。
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師生(博士)與潤弘制藥就專業技術進行交流
一年的掛職工作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切,李楊博士總結了四個字“酸、甜、苦、辣”。“酸”:感動是酸楚的,在掛職期間,得到了新鄭市人才辦、潤弘制藥的關心和幫助,感受了一線疾苦、每每想起都感覺鼻子酸酸的。“甜”:在新鄭市和潤弘制藥讓博士實現了學以致用。“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革, 藥企發展進入了陣痛期。“辣”:是驅動,藥企發展需要科技、需要創新,重視人才是此行的最大感受。科技創新永遠是社會進步的基石,是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