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軍方 通訊員 賀振廣 文/圖
“請問,蘇營周書記在嗎,我是鄭報全媒體記者”“他下社區啦……”近日,鄭報全媒體記者采訪剛獲得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的鄭州航空港區鄭港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蘇營周時,他到后宋村檢查工作去了。
蘇營周最近非常忙——領導接見、開座談會、匯報領獎盛況等,這次他又到村里去了。
記者來到鄭港辦事處后宋村黨建中心。后宋村黨支部書記王華杰說,蘇(營周)書記剛在這里檢查完工作,問了一些情況后,又到新建的“司機之家”檢查工作去了。
在“司機之家”,記者感到眼前一亮:停車場寬敞平坦,超市、充電樁、洗車店、核酸檢測小屋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旁邊一棟棟聯排小木屋是司機們住宿的地方。
“司機之家”是鄭港辦事處針對疫情防控、服務轄區內近20家物流企業和外地過境貨車司機而建設的服務項目,在鄭州屬首家。
“司機之家”不僅能讓司機們“喝口熱水、吃口熱飯、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覺”,還能保障物流司機這一重點群體的疫情防控、核酸檢測,進而確保轄區內企業“穩鏈達產”不停工,可謂一舉多得。
“到北京領獎去了一個多星期,回來又被省領導接見,只要不在工作崗位上,心里就不踏實。”在蘇營周看來,服務群眾和企業,一直是他心心念念的事,一天不在崗位、不接觸群眾心里就空落落的。
鄭港辦事處約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0多萬人,大小企業近3000家,人口多、企業多、項目多、責任大,而鄭港辦事處只有8名科級、副科級干部,管理任務非常重。
多年來,蘇營周養成一個習慣,就是每天都要到基層轉轉,休息日也是如此,“只要不到下面轉一轉,心里就不踏實”。他領獎回來的當日下午就回到辦事處,馬不停蹄地到各村轉了一圈,了解工作推進情況。
近年來,在蘇營周帶領下,鄭港辦事處以科技賦能抓城市管理,建立了數字鄭港管理運行平臺,徹底打通管理與服務群眾的最后環節。
該辦事處用四級聯動抓黨建,充分發揮黨員“聯企”“聯戶”“聯防”“聯治”制度優勢,將560名黨員編組入戶,形成網格,聚焦主導產業、重點工作、民生服務“三條賽道”,以“鏈式發展”壯大規模,以“數字賦能”提升層次,形成了齊頭并進的發展新模式,連續4年獲鄭州市“四無辦事處”。
該辦事處以人民為中心,集中解決群眾急、難、憂、盼問題,積極創新開展“居民吹哨、干部報到”活動,全面推開“一站式”惠民生服務,一批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法治公園等相繼建成。
該辦事處以少勝多抓管理,辦事處8名科級、副科級干部和90名機關人員,肩負起20多萬人口、127家規上企業和近3000家中小微企業的管理與服務,開辟了一條用最少的人力資源換取最大社會治理成效模式,為省委提出的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提供了“鄭港樣本”。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雙統籌”工作中,該辦事處取得了雙勝利,贏得了群眾和重點項目企業的交口稱贊。
創新服務模式,鄭港辦事處實現了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雙豐收,蘇營周在當選河南省疫情防控先進個人、先進共產黨員、十一屆黨代會黨代表后,今年9月份又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榮譽稱號。
在蘇營周看來,榮譽之外更多的是鞭策和鼓勵,“我工作的地方有許多重點項目,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只有開動腦筋想辦法、撲下身子抓落實,才能更好地服務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