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智慧+科技” 高新公安分局創新巡邏防控機制 讓群眾收獲“滿滿的安全感”

          2022-09-2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孫慶輝 通訊員 冉東波 張磊


          近期,鄭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以“百日行動”為契機,聚焦提升社會治安防控水平,不斷健全完善社會面巡邏防控新機制,圍繞方式方法、科技賦能、成效提升持續集中發力,取得顯著成效,讓群眾收獲“滿滿的安全感”,受到社會各界紛紛點贊。

          改革創新:警力+社會力量,構建社會面巡邏防控新機制,群眾安全感爆棚

          劉真是高新區外國語小學的老師,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感受。“開始時候,我對‘百日行動’并沒有概念,但是近段時間,我看到校園門口,有警察守護學生上下學;下班后回家途中,經常可見警燈閃爍,內心覺得很有安全感,感覺很踏實。還有晚上,發現街上警車多了,警察多了,商場夜市周邊巡邏警力增多了。作為女孩子出門吃夜市逛商場,也是安全感滿滿。”

          這名女教師的感受,僅僅是高新公安分局圍繞轄區實情、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個縮影。

          據悉,高新公安分局以提升群眾安全感為工作目標,積極改革創新巡邏勤務模式,高效、迅速、有力的社會面巡邏防控新格局成效初顯。

          成效來自于創新,高新公安分局的創新,主要體現在隊伍建設、聯勤聯動和激勵機制。

          組建隊伍,整合資源。組建以巡特警為主力的一支100人的快反處突隊伍,快反處突隊伍,常態化開展實戰演練,最大限度屯警街面,提升見警率、管事率、社會面控制力。與志愿者、熱心群眾、轄區保安、社區群防群治力量建立聯防聯動工作機制,構建人力情報信息網,確保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確保在重大突發案事件時可以沖得上、打得贏。購買服務、聯勤聯動。與鄭州某保安服務集團簽訂聯防聯動聯保協議,增加聯勤隊員100名,巡邏車輛 20余輛,參與到護學崗、夜間街面巡邏等勤務工作中,搭建“警保聯動”“警地聯合”、全覆蓋無死角的治安防控網絡,打造民警、輔警和警保力量三位一體聯防機制,社會面綜合管控效能不斷提升。完善機制,激發士氣。制定《高新分局輔警警保隊員考核獎勵實施辦法》,明確獎勵范圍、獎勵流程和獎勵標準。在巡邏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民輔警和警保隊員可以獲得表彰獎勵,激發了大家參與巡防勤務的積極性。2022年,每天投入民輔警和警保隊員200余人,摩托車、巡防車40余輛開展社會面巡邏防控,參與“護學崗”執勤8萬余次,轄區群眾安全感不斷提升。

          科技賦能:智慧+科技力量,提升全時空快速反應能力,巡邏防控模式實戰應用性更強

          公安機關在為民服務實踐中,提出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這一理念。應用到打擊犯罪過程中,信息化作用更為明顯。

          2022年6月,高新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在視頻研判室視頻巡查時,發現兩名男子在科學大道長椿路地鐵口周邊徘徊,形跡可疑,隨即通知巡邏組和便衣組到場,最終將兩名盜竊電動車嫌疑人抓獲,通過深挖線索,將團伙中另外兩名嫌疑人一并抓獲,該團伙近期作案多達十余起。

          通過視頻鎖定嫌疑人進而破案,科技賦能在高新公安分局已有成熟經驗。

          布置最小作戰單元,優化最佳作戰模式。統籌街面巡邏警力,將轄區劃分為若干巡區和網格,重點部位設定為“必巡點”,重點部位關聯的主要道路作為“必巡線”,構建重點地區“必巡面”,采用駐點停靠、車巡步巡相結合等方式,將作戰單元設定為最小,建立“1+1+N”處置模式(巡特警+警保力量+所需警種),遇有重大警情可以實現處置、增援、協同無縫鏈接,及時妥善處置。

          科學智慧用警,劃分實戰勤務層級。出臺《高新分局社會面巡邏防控等級響應機制》等相關文件,將巡邏勤務等級遞進式劃分為“三、二、一”三個等級。平時實施三級巡邏勤務模式即常態化巡邏,按照劃分的巡區和網格進行巡邏值守,派出所民警輔警、警保等巡防力量聯動響應;根據任務需要,適時啟動二級巡邏勤務模式,通過增加巡組、巡邏頻次和執勤力量,實施聯動化防控工作機制,組織巡邏隊員開展多科目、多場景的業務實戰演練;在啟動一級巡邏勤務模式時,以網格化巡組和快反突擊隊為依托,情指聯勤中心統一指揮調度,全體巡邏人員、所有警用車輛擺上街面,高密度、不間斷的巡邏防控,建立圍墻化封控機制,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和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

          深化大數據應用,為巡防勤務插上“翅膀”。高新分局堅持把新技術、新裝備應用作為提升巡防能力的重要途徑,啟動社會面巡邏防控扁平化指揮調度平臺建設,深化視頻監控、無線圖傳、無人機、警用數字集群和移動警務終端的實戰應用,實現了指揮中心對一線巡邏力量的點對點、可視化指揮,現場情況一屏實時顯示,指揮員“看圖作戰”。

          延伸勤務觸角,打造街面巡防“橋頭堡”。分局目前已建成街面警務服務站2個,填補了派出所服務群眾、打擊犯罪堵點和盲區,實現街面快速部警、全時巡控,成為24小時不打烊的“橋頭堡”。街面警務站“囤警于街見事早、動態勤務反應快、全天候值守無縫隙”的優勢,實現了快速支援和緊急支援。同時街面警務站還融合了辦證業務,設立自助辦證機器,駕駛證、出入境自助拍照、居民身份證等業務都能實現快速辦理,備有雨傘架,尋人找物、避雨歇腳等便民措施一應俱全,作為公安機關服務群眾最小服務單元,將“只跑一次”延伸到了街頭巷角,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民警張義棟告訴記者:“新機制建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巡邏防控更加專業化,分局其他民警可以全力做好本職工作,助民助企、打擊犯罪時間有了保障;街面警力部署多,巡邏警車隨處可見,派出所民警處警過程中隨時呼叫支援,不夸張的說,我出警時候都有安全感。通過網格化布警,可以最快速度了解群眾需求,幫群眾排憂解難,得到了群眾認可,有幾個朋友給我說感覺走到哪都可踏實。”

          拓展渠道:巡邏防控+服務群眾,引領各項公安工作逐步提升,“百日行動”綜合成效凸顯

          新媒體時代,不少網民喜歡發一些短視頻,稱巡邏民警具備“火眼金睛”,能迅速識別犯罪嫌疑人。

          在高新公安分局,這樣的情況還真的出現過,而且不止一次。不久前,高新公安分局民警在移交犯罪嫌疑人過程中,發現一名男子肩扛背包,神色慌張,便上前盤查,結果該男子看見警察后,撒腿就跑,民警立即上前追趕最終將其抓獲,經查,該男子是多次盜竊女性衣物的犯罪嫌疑人。

          除了有一雙火眼金睛,公安民警在群眾遭遇危難時,立即化身為群眾的保護神。

          貼近服務,與群眾“心連心”。7月初,高新區突降暴雨,部分低洼路段積水嚴重,車輛行人受阻,巡特警大隊迅速組織警力積極幫助受困群眾,推出涉水車輛,背出受困群眾,期間,共出動警力1530余人次,警車20余臺,疏導車輛3860余臺,幫扶行人930余人,處理救助群眾警情360余次,救助車輛60余臺。7月25日,在中心醫院執勤點,一對年輕夫婦跑來求助,稱孩子燒傷,因病情較重,需要轉院,隊員們迅速駕駛警車,一路拼搶時間將嬰兒安全送到鄭大一附院,原本半個多小時的路程,隊員們僅用16分鐘便到達醫院,在確認嬰兒被妥善救治后,隊員們長舒一口氣,返回崗位上繼續執勤。

          高新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邱明升介紹,高新分局巡邏防控新機制建立以來,實現了繪制勤務一張圖,警力部署一屏統攬,接處警一體響應,聯動機制一鍵啟動,真正實現了快速反應。目前抓獲網上逃犯32名,巡邏抓獲偷盜電瓶、電動車、扒竊等嫌疑人87人,打掉盜竊電動車團伙4個,帶破盜竊電瓶、電動車案件230余起,追回被盜電動車80余輛,挽回群眾損失30余萬元;2022年1月至今,盜竊類總立案數較2021年同期同比下降41.1%;扒竊類街面犯罪較2021年同期同比下降74.4%,盜竊電車類街面犯罪較2021年同期同比下降54%,有效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做到了“雙搶”案件零發生。巡特警大隊共接受群眾求助7800余次,調解群眾糾紛1760余起,疏導交通、維持道路秩序4580余次。平均每天快速反應、處置警情30余起,調解糾紛、救助群眾、疏導交通20余起。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和公安機關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巡邏防控已經成為鄭州高新區安全線、幸福線、風景線,受到黨委政府、轄區群眾的頻頻夸贊。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張改華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