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挑戰自我,一企業領導徒步鄭州四環100公里

          2022-09-2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軍方 文/圖


          一次性徒步100公里,對于一般人來說可能不敢去嘗試,而鄭州航空港區臺灣科技園副總經理吳創業卻做到了——歷時20余小時一次性跑完100公里全程,比2次全程馬拉松還要遠。

          20余小時徒步100公里

          9月24日8時40分,38歲的吳創業到達鄭州市經開區蝶湖公園如意橋。9時,他準時開跑,線路為東四環——北四環——西四環——南四環的輔路等共100公里。

          100公里徒步途中,吳創業前期精力、體能都很充沛。由于背著9公斤的背包,體能受到影響,特別是60公里之后,他感覺身心狀態已達到極限,甚至有想放棄的念頭。“這個時候,目標不是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方向要對,走好腳下的每一步,剩余的交給時間,目標就更容易實現。”吳創業說,在最后10公里,當看到目標就在前方,心里預期即將達到,隨之而來的疼痛已經消失,帶來的更多是走下去的動力。

          途中,吳創業喝了10多瓶礦泉水、帶有葡萄糖液的水,吃了一些手撕面包、火腿腸,沒有5分鐘以上的休息。

          25日凌晨5時46分,吳創業到達終點蝶湖公園如意橋。

          展現不服輸勇往直前精神

          一男子前幾年用45小時徒步北京六環200多公里的事情,一直印在吳創業腦海里。

          在此之前的2021年12月11日,吳創業曾在鄭州四環道路上徒步99.2公里(用時24小時41分鐘)。

          吳創業說,他今年此次徒步的定位是突破自己,相比于上次99.2公里更難,因為突破伴隨的必然是痛苦、煎熬和壓力。

          “本次100公里徒步四環的初衷有兩個:一是為了致敬國慶,二是為了突破。突破自己,不僅是體能體力上的,更多的是突破自己的心境和工作、生活中的瓶頸,讓身心達到極限。”吳創業說,“在更大更多不確定性的今天,突破、轉型、不躺平顯得尤為重要,徒步展現的是不怕輸不服輸勇往直前的精神。”吳創業說,無論是鍛煉,還是工作、生活,自己與他人拉開差距的除了必備的內容外,更多的是需要“三力”:具備健康力、適應力的身力,具備意志力(耐力、毅力)、情緒掌控力(自我調節力、共情力)的心力和具備領悟力、思考力、融合力、拼搏力的靈力。

          遠距離徒步應注意安全

          徒步結束后,吳創業腳上磨泡、左腿浮腫,被同事開車送回家,因為當時開車擔心腿抽筋不安全。

          25日下午,吳創業身體恢復了很多,但由于肌肉拉傷,走路一瘸一拐的。26日周一上午,沒有耽誤正常上班,“身體恢復了七成”。

          作為一個非專業運動人士,吳創業認為,徒步值得推廣,但徒步的距離和強度一定要保持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把身體跑廢不是初衷,是本末倒置的行為,不是他所推崇的。

          他給自己定了16字跑步原則:量力而行(不追量和速,跑休結合)、循序漸進(增量規律、有氧無氧比例等)、重視拉伸(跑前5-10分鐘動態拉伸,跑后10分鐘靜態拉伸)、享受過程(目標很重要,但過程同樣重要,過程本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思考、一種動與靜的結合,一味的只盯著目標反而會讓我們感到枯燥乏味、煎熬,從而導致無法持久,持有一顆享受的心態,反而更容易迎難而上,產生意料之外的驚喜)。

          “有個跑步軟件的最遠距離是100公里,100公里也應該到了我的極限。”他說,今后,他仍將嘗試遠距離徒步,繼續突破自己,比如108公里等距離,但他不準備一次性徒步完成,中途會休息。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趙青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