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應對細菌耐藥,《河南省床旁(衛星)血培養專家共識》制訂正式啟動

          2022-09-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血液感染是重癥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快速診斷并及時治療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而科學、精準、快速進行血培養是目前診斷血液感染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9月29日,河南省醫院協會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管理分會宣布,我省正式啟動《河南省床旁(衛星)血培養專家共識》制訂工作。

          作為床旁(衛星)血培養構建與實施的指導性文件,制定這一文件旨在進一步規范血培養標本送檢率、以及送檢的及時性“”與質量,從而促進合理用藥、積極應對細菌耐藥帶來的公共衛生挑戰。

          據介紹,床旁(衛星)血培養,是指以檢驗科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血培養為“中心”,臨床科室的床旁血培養為“衛星”,并借助信息化平臺和臨床微生物數據管理系統,將“中心”與“衛星”完全串聯起來,從而實現血培養的及時檢測和實時監控。

          數據顯示,全球每分鐘就有約14例血流感染發生,每年膿毒癥導致600萬患者死亡,病死率高達20%-50%。對于發生嚴重血流感染的病人,每延遲一小時的有效抗生素治療,其病死率會增加7%。因此快速準確的血培養結果至關重要。床旁(衛星)血培養將陣地前移至臨床或急診科室可以大大改善血培養項目的送檢延遲,加快血流感染的診治,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與傳統的中心化血培養相比,床旁(衛星)血培養具有24小時采樣、實時培養檢測、檢測周轉時間(TAT)大大縮短等特點,從而提升臨床獲得病原學報告速度、提升重癥感染患者治愈率、降低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中心化血培養和床旁(衛星)血培養的有機結合,將大幅提升醫療機構的血培養檢測能力。

          2018年1月,河南省人民醫院率先在全省成立抗菌藥物科學化管理團隊, 牽頭成立了河南省醫院協會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管理分會,啟動抗菌藥物科學化管理項目,并于同年8月率先實現了床旁衛星血培養,2021年實現了全院重癥覆蓋。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我省不斷加速推動全省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管理和感染精準診療工作。截至目前,鄭州中心醫院、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汝南縣人民醫院實現急診床旁(衛星)血培養;新鄉中心醫院、平頂山第一人民醫院也實現重癥床旁(衛星)血培養。

          “數據結果表明,床旁血培養通過將血培養陣地前移,縮短了送檢時間,對改善重癥患者診斷的質量有重大意義。在各重癥科室實現衛星血培養作為我院抗菌藥物科學化管理的鮮明特色,提高了微生物的快速檢測,能夠及時將抗菌藥物經驗治療轉為精準治療,具有重要價值。”河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孫培春說,隨著床旁(衛星)血培養應用范圍的逐步拓展,通過《專家共識》規范其實施和運行,把臨床的最佳實踐進行推廣,意義重大。

          據介紹,此次《專家共識》由12位省內知名專家共同發起,邀請全省50余位專家參與。經過充分的意見搜集和研討,預計將于2023年1月完成制訂工作并正式發表。《專家共識》中,將包含床旁(衛星)血培養的定義與定位、開展模式、標準化資源配置、實施流程、信息化實現方式、注意事項等詳細內容。此次《專家共識》的制訂,將有利于提高血液等無菌體液的送檢率,將為我省進一步應對細菌耐藥挑戰奠定良好的基礎。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紅 通訊員 史堯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