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天40℃高溫的情況下,演員們晚上要穿著羽絨服、棉大衣出來拍攝雪景戲”,提到電視劇《我們這十年》中《唐宮夜宴》這個單元的拍攝過程,鄭州歌舞劇院院長孫書杰感慨萬分,“演員們就是要把美好的、專業的,包括對藝術的熱愛透過屏幕傳遞給觀眾。”
演員們穿著羽絨服拍攝,圖源鄭州歌舞劇院演員@韓姝Barbie
“演員自己的故事”
鄭州歌舞劇院舞蹈作品《唐宮夜宴》自2021年河南春晚一炮走紅后,今年再次以電視劇的形式登上大屏幕。
不過作為電視劇《我們這十年》單元故事之一,《唐宮夜宴》不僅講述了舞蹈節目《唐宮夜宴》的排練故事,也將目光聚集在了舞蹈演員本身。
“白百何飾演的陳冉,原型是編導陳琳;張慧雯飾演的易文艷,原型是我們易星艷……”鄭州歌舞劇院副院長婁冰冰介紹道。她說:“《唐宮夜宴》這個劇,就是以舞蹈節目為切點,講述劇院和舞蹈演員的故事以及對文藝的堅守。”
編劇任寶茹、高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他們在面對“唐宮夜宴”選題的時候,不僅關注到這個節目本身所承載的文化意義,還關注到了背后的文藝工作者:“我們追求的創作方向,不僅是寫一個家喻戶曉的舞蹈節目的誕生始末,還要寫出古典舞蹈的行業現狀,用一個舞蹈的誕生,濃縮人生,投射文化,看見時代。”
婁冰冰也說:“雖然很辛苦,但是大家的配合度都很高,因為這是在演他們自己的故事。”
“堅守初心靠的是自豪感”
在單元片《唐宮夜宴》的拍攝花絮中有這樣一個片段,陳冉(白百何飾演)詢問作為專業舞蹈演員的林蓓蓓(萬鵬飾演)“舞蹈是什么”,林蓓蓓短暫思索后回答:“舞蹈如果不能給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是個愛好,如果把愛好變成苦嗖嗖的工作,那就是悲劇。”
家庭與事業、生活和工作……劇中直面的這些矛盾,不僅是劇中林蓓蓓的困境,也是現在很多文藝工作者的困境。
面對這個問題,孫書杰說:“從2014年到現在,鄭州歌舞劇院接到過很多文化交流任務,目前已經出訪了四十多個國家,我們能夠親身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喜愛和關注中國文化,這堅定了文化自信,也讓演員有了自豪感。”
孫書杰坦言,每一次演出,包括演出后的慶功會、表彰會,都會讓演員產生為國爭光、為河南爭光、為鄭州爭光的自豪感,正是這種自豪感,讓他們堅守在文藝工作者的道路上。
創新助力傳統文化“出圈”
劇中《唐宮夜宴》重現了編導陳琳在博物館得到靈感的場景。白百何飾演的陳冉在博物館久久地凝望著唐代樂舞伎俑,生出了把唐代伎俑搬上舞臺的想法。正是這點靈感的火花,點燃了舞蹈《唐宮夜宴》“破圈”“出圈”的盛況,也讓作品承載的傳統文化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孫書杰說,一方面(唐宮夜宴)這個作品有一個引領作用,它讓人們愿意主動走進博物館、主動了解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舞蹈與現代科技結合演出的形式也給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們這十年》展現的《唐宮夜宴》的故事也得到了觀眾認可。在首播后,有網友評論說:“看前兩集有被震撼到,剛開始還有點難進入,但是后面就慢慢地被吸引了。”
無論是舞蹈作品《唐宮夜宴》還是電視劇《唐宮夜宴》,都可以說是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典范。《唐宮夜宴》及其背后的故事也生動地展現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形象以及這十年我國文化的發展成果。
《我們這十年》是“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迎接黨的二十大優秀電視劇展播活動重點劇目,立足2012-2022這十年輝煌成就,聚焦十年里的“我們”,以十一個單元故事塑造了新時代人民群眾群像,充分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展現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的美好歷程。
今晚(10月11日),《我們這十年》第一單元《唐宮夜宴》將繼續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播出,優酷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咪咕視頻同步播出。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許怡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