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下旬,河南鄭州等地持續遭遇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天氣,引發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災情發生后,中建新疆建工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擔當,承建了在“720”暴雨洪澇災害中受災最為嚴重的鞏義市站街鎮鳳凰嶺地區,著力打造鞏義市站街鎮安置示范社區,致力于為受災人民“重塑”幸福家園。
鞏義市站街鎮鳳凰嶺安置區EPC項目占地面積11.8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8.47萬平方米,包含34棟住宅樓及2棟配套用房,涉及柏茂、駐駕河、柏溝嶺、黑葉溝、岳嶺等村村民安置,可安置居民1296戶,總工期540天。工程首期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共14棟樓,安置居民不少于842戶。項目建成后周邊配套設施及居住境將顯著提升,村民的居住安全性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居住舒適性也將得到極大改善。
項目于2022年11月開展云開放活動,通過“云端”以“重塑”為主題,從黨建引領、科技先行、質量創優、安全護航、施工管理等方面詳細描繪了項目管理過程、施工過程和員工風采,突出項目團隊不畏困難,迎難而上的拼搏精神,生動展示中建新疆建工勇挑重擔的央企擔當,生動展現中建新疆建工人傳承紅色基因、建功新時代的精神面貌。
項目建設的難點在于建設用地為原村民居住舊址,場地分為7級臺地,高差約40米,還有大量廢棄窯洞,未拆遷的村委會及機械廠,需遷改的高壓線及通信線桿,已探明未發掘的古墓,建設難度很大。針對項目多臺地、大高差、多窯洞的黃土地基上群體建筑特點,項目充分發揮EPC工程模式的優勢,組織設計單位和河南省內相關專家召開多輪次專題會議,明確地基基礎方案和支護設計方案,確保建造過程和建筑使用過程的絕對安全。
鞏義市站街鎮鳳凰嶺安置區EPC項目團隊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原則,把農村住房災后重建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當好救災重建“急先鋒”,爭做鄉村振興“擺渡人”,把災后重建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高質量統籌推進項目主體及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作,盡早讓群眾住上經濟房、安全房、舒心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