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11月13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中國書法家協會、西泠印社學術支持的“心跡雙清——李剛田書法篆刻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展覽分“心手五彩相會”“腕底龍蟲并雕”“快然好之樂之”三個篇章展出李剛田書法、篆刻作品122件/組。
中國書協名譽主席張海、蘇士澍,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李昕,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書協顧問張飆、陳洪武,中國書協副主席葉培貴,中國書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鄭曉華,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主任王彥及部分在京書家出席開幕式。中國書協主席孫曉云致電祝賀。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主持開幕式。
吳為山表示,李剛田先生的筆墨生活中回蕩著金石之聲。數十年來,他堅持書法與篆刻相結合、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個人創作與教育培訓相結合,以耽學不輟,朝夕恪勤的態度,在書法篆刻的創研之路上躬耕樂道,收獲累累成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當代中國書法篆刻特質的典型張本。
李昕表示,李剛田先生作為當代書法篆刻大家和當代書法事業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以勤奮堅韌鑄就一家風范,以公道奉獻成就一份責任,以溫厚德行詮釋一種形象。注重個人道德修養、社會形象與作品社會效果統一,以人品藝德傳達書家、書法的溫度。展覽既是李剛田先生藝術成果的回顧與總結,也為書壇思考“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時代命題,走好當代書法發展之路提供了啟發與鏡鑒。
“年輕時一旦迸發藝術激情,夜不能寐也要創作出來,第二天醒來仔細一看作品,才發現有不能容忍的失誤;如今快到80歲,自己的突發奇想少了,作品逐漸成熟定型,創作既辛苦又快樂。”開幕式上,李剛田現場分享了從藝感悟。
李剛田,自1980年入職鄭州文聯,與書法篆刻結下不解之緣,現為西泠印社副社長,鄭州大學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學書法》主編等。曾任《中國書法》主編,2015年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2021年底,他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書法、篆刻作品40件/方。中國美術館以此捐贈為契機,策劃舉辦此展以饗觀眾。
李剛田表示,就藝術水平而言,這批作品是他近二十年創作水準發揮最穩定時期的創作;就審美追求而言,這批作品沒有刻意而為,是對其崇尚自然審美追求的實踐;就舉辦捐贈展而言,他想捐、能捐、敢捐。把作品捐給國家是最好的歸宿;也是國家對自己的信任、肯定,更是一種榮譽。感恩書法,感恩時代!
此次展覽“心手五彩相會”部分是對李剛田創研成果、相關經歷的綜合展現。在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學、書學的創作與研究方面,李剛田均取得豐厚成果。“腕底龍蟲并雕”部分展示以篆書書體為主進行“書”“刻”而成的作品,讓觀眾對當代篆書的內容與形式、自然書刻與自由表達等獲得新的認知。“快然好之樂之”部分作品展現藝術家廣博的創研視野,真實、自然的藝術狀態。
圖片攝影:安旭東
據悉,展覽在中國美術館1、8、9號展廳展出,將持續至11月23日。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