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怡辰 通訊員 趙夢飛
自“三起來”活動開展以來,長興路街道黨工委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結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廣泛發動在職“雙報到”、自管等各類黨員及干部積極投身抗疫工作,800余名黨員、干部聞令而動,沖鋒一線,作表率、沖在前、干在先,戮力同心筑牢疫情防控“紅色防線”。
領導干部疫情防控一線“作表率”
“我來想辦法,決不能讓堅守在疫情最前沿的同志挨餓受凍,我們要動用一切力量,用最短時間給中高風險小區單元樓前搭建帳篷,保障值守人員的基本生活所需。”長興路街道負責疫情防控工作的副主任劉慶堅定地說。
在織密戰“疫”防線、打贏抗疫阻擊戰的最吃勁時刻,長興路街道黨工委嚴格落實上級統一部署要求,依托區級領導“聯街道”壓實責任,區直單位“幫社區”強化統籌,街道黨員干部“包點位”工作機制,在街道六個社區設置黨員責任區和黨員先鋒崗142個,全覆蓋包聯疫情防控點位,同街道一線工作人員并肩奮戰,共同守護著轄區80000余居民群眾的平安和健康。
疫情防控工作中,惠濟區人大、政協、檢察院、人社局等區直機關單位的領導干部下沉街道社區防控一線支援抗疫。從帶頭奔赴有確診病例的最危險一線到24小時值守卡點,從宣傳走訪到安撫群眾情緒......哪里有群眾的期盼,哪里就有領導干部的身影。
在職“雙報到”黨員疫情防控一線“沖在前”
“是長興路街道常青社區嗎?我是黨員志愿者,現在到你們社區報到,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11月3日以來,長興路街道辦事處和各社區不斷接到黨員志愿者電話,他們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一線,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街道積極組織“雙報到”在職黨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參與到核酸檢測、卡點值守、物資配送等疫情防控的各個環節中,化身為核酸檢測點上的“秩序員”、卡點上的“值守員”、樓院居民的“宣傳員”、居家隔離居民的“服務員”,在轄區71個小區卡口、37個核酸檢測點,他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針對有確診病例的小區單元,按照‘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的防控措施,需要的工作人員數量增加,但是,我們手中有一個‘金哨子’,根據需要吹響就行,正是這些聽到‘哨響’前來報到的黨員們的加入,切實緩解了我們社區人員不足的壓力,是我們的強大助力。”街道宏達社區書記說道。截至目前,已經有近200余人次“雙報到”黨員志愿者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志愿服務時長超5000小時。
一聲“哨”響,聞令出動,前來報到的在職黨員們自覺地把抗疫戰場作為淬煉黨性的“磨刀石”,以大戰大考中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真正做到關鍵時刻“站得出、頂得上、靠得住”。
街道、村(社區)黨員干部疫情防控一線“干在先”
此次疫情以來,長興路街道部分小區部分單元(樓棟)先后出現確診病例,實行局部管控。管控單元(樓棟)是抗擊疫情的最前線,風險高、任務重。街道機關、各村(社區)黨員干部迅速行動,深化“三亮一爭”活動,積極開展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包區域、包樓棟、包重點戶,送物資、送健康、送線上活動“三亮三包三送”行動,全力保障臨時管控居民的正常生活。
街道、村(社區)的黨員干部將轄區大型保供單位的線上購買APP等信息有效整合,通過居民微信群、小區物業群、社區工作群等向社區居民公布,詳細介紹購買攻略,組織臨時管控單元(樓棟)居民有序購買生活物資,并有針對性地提供生活物資采買、運送、心理疏導、特殊人群關懷服務等,實現“精準問詢、上門服務”。
他們也是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為人夫妻,他們也是凡身肉體,會病會累,但是,他們也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共黨員。群眾需要時,他們可以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地奔赴在抗“疫”路上......
攻堅不畏難,砥柱立中流。領導干部、在職“雙報到”黨員、街道黨員干部、村(社區)工作人員......他們不約而同地戴上黨徽、沖在一線,匯聚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戰斗堡壘,筑牢群防群控的銅墻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