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怡辰 通訊員 陳茹
“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長興路街道良庫工舍志愿者們用愛心、服務、奉獻與堅守保衛著自己的小區,溫暖著身邊的每一位鄰里,在堅守中為群眾筑起一道堅強的安全屏障。
支節賀是良庫工舍里的“紅人”,長達3年堅持在小區內為民服務,在居民中“無人不識”。作為自管委員會副主任,她把所有的關愛與服務都奉獻給了小區的居民。尤其是在與疫情作斗爭的特殊日子里,支節賀組織帶領志愿者們參與小區防疫,無論在日常消殺、維持秩序、物資保障還是配送等各項工作中,她始終沖鋒在前,任勞任怨。
在疫情中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的保潔班長陳曉芬,和平時上班時間一樣早上七點多鐘準時上班。開始繁忙地清理垃圾,為公共區域進行衛生消毒。她還給隔離戶送物資、幫居民充電費、做核酸時在樓下掃碼......都盡職盡責地完成。上午、下午要有兩次生活垃圾清運,專用的廢棄口罩的垃圾桶,她會專心地消毒之后再清理封存,從來沒聽她說過一句怨言。保安師傅也是同樣地盡職盡責,在門崗對進入小區的人員掃碼測溫,同時告知外面的人員無特殊理由不能進入小區。堅守在小區的一線崗位上,各司其職。
每天早上六點,業主志愿者臧陽歡穿好防護服,配備上噴霧消毒器,對良庫工舍各個角落進行全方位消殺;核酸采樣時,對各點位每半小時消毒一次;下午一點,他們又準時出發清理六百余戶業主家的生活垃圾,樓道消毒、逐戶收集、再次消毒……從天不亮的清晨一直忙到下午,然后又帶領志愿者們輪流站崗。他們為了小區防疫的安全,默默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請大家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碼,保持兩米安全距離!”早上七點,志愿者張永輝就在自己所在的小區內上崗了。和志愿者們一起搭帳篷、搬桌椅、拉警戒線,等到小區居民有序下樓,他隨著核酸檢測的隊伍從頭喊到尾,協助維持秩序后,又給點位消毒,幫助居民掃碼。無論多晚,他們都嚴格規范地完成任務,疫情防控中擔當的使命時刻在他們心中。
疫情無情,人有情。這次疫情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小姑娘在這個小區辦公,突發的疫情被封控到樓棟內,屋里沒有居住條件。志愿者們得知情況后,即使在自家物資緊缺的環境下,有的送個鍋,有的送個盆,有的拿來了被子和吃的......這些天,越來越多的業主自發在小區微信群接龍,主動要求加入志愿者隊伍為小區貢獻力量。疫情當前,這些默默無聞的普通居民自發參與、齊心協力、扛起責任,共同筑牢了社區疫情防控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