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流淌在生命里的贊歌,尤其是當代流行音樂,早已是年輕的大學生群體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而我們,誰沒有年輕過?有沒有幾首難忘的歌,一只陪伴在我們生命成長的道路上。
一個中部省份、中部地區的高職院校——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能與時尚現代的流行音樂元素結緣、并且巧妙地把時尚音樂元素涂滿紅色、讓當代年輕的大學生喜歡,讓青年學子在傳誦音樂作品中接受教育,是對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大膽嘗試,而把這種想法放大、以系列音樂藝術作品的錄制、發布為契合點,讓廣大師生在創作過程中既繼承紅色基因、又提高專業技能,更是為數不多的高校“三全育人”成功案例。
日前,由河南省流行音樂協會編纂、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平職學院焦桐花合唱團錄制發表的音樂專輯《焦桐花》,在鄭州中原圖書大廈正式發行,主辦方領導平職學院宣傳部長李創起、河南省流行音樂協會會長李維平、理事長席文太、省內知名音樂家和文化學者陳家海、于茂世、張體儀、劉詠閣等到場祝賀并講話,河南日報、鄭州晚報、大河報、鄭州音樂廣播、河南音樂廣播等眾多媒體參加了發行活動。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院長、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合唱協會副理事長、著名指揮家周保全先生,到會祝賀并講話。
這個讓師生走進北京衛視、走進河南藝術中心大舞臺和河南博物院現場演繹自己紅色音樂作品的高職院校,其獨特的“三全育人”有益探索,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他們深知,人們對美的追求,都深藏于各自的內心,無論是聽覺還是視覺。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長,發揮外聘專家的專業優勢,除了在詞曲創作、音樂編配上煞費苦心外,還在團員和演唱者的服裝設計、MV拍攝、化妝造型、舞蹈編排上花足力氣,力求每一部作品,不僅文化底蘊十足、美輪美奐、還讓任何聽到看到的人都為之感動,留下深刻印象。
焦桐花,是焦裕祿精神的象征,它境界高致,盛開在高大挺拔的樹冠,堅守著一縷清香和清風;平頂山西,是一座高鐵站,也是平頂山城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通過女兒和父親的送別場景,來講述父女兩代人與平職學院的故事,歌曲溶入礦山煤海、馬街書會等地域文化元素;《不負韶華不負你》是講述平職建校六十五年來,學生、教師和學校的不舍情懷;而《初心誓言》,更是讓一百名優秀黨員,在黨建活動中重溫入黨誓詞,從而牢記入黨誓言,是為數不多的把入黨誓詞融入現代藝術歌曲的好作品;此外還有為平頂山艦入列而創作的歌曲《平頂山艦》、為在抗疫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而創作的公益作品《千萬人千萬言》、為非遺傳承文化而創作的藝術歌曲《我是汝瓷》、《喊生靈》等,不單宣傳了當地的非遺文化,還在唱腔設計、舞蹈編排上,都很藝術、很時尚。
焦桐花音樂專輯,一共收錄八首他們自己的音樂作品和四首歌曲音樂MV,包含全部歌曲曲譜、音樂評論、創作故事等,共五萬余字,音樂總時常超過四十五分鐘;作為高校的非職業合唱團體,焦桐花專輯的出版發行,打破了河南高校現代音樂作品專輯出版零的記錄。
它是國內第一本以焦裕祿精神符號焦桐花命名的音樂專輯,也是國內第一部以紅色、河南非遺文化元素為主的原創音樂專輯,更是國內第一個出版自己音樂專輯的群眾合唱團體,不但音樂制作水平極高,還是河南高校‘三全育人’教育的優秀教科書。
河南省流行音樂協會會長李維平、理事長席文太、副會長張偉、張建勛,專輯中參與作曲、編曲、演唱的藝術家郭曉艷、陳曦、張軻、石慧香、楊鴻智等協會理事參加了活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