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鄭州市中原區、二七區、金水區、管城回族區及惠濟區五個區的零工市場同時掛牌并開始運營。這些零工市場具有信息登記、職業技能培訓(評價)、勞務維權、政策咨詢等基本職能服務,將為我市“零工”及用人單位提供更為全面和方便的勞務服務。
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將“市內五區規范化零工市場建設”納入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探索推進規范化零工市場建設,強化零工群體就業服務。按照《鄭州市市內五區規范化零工市場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我市在中原區、二七區、金水區、管城回族區及惠濟區分別建立1家規范化零工市場。
據介紹,市內五區零工市場單體綜合服務區面積均不低于500平方,其中,中原區零工市場2000平方,管城回族區達到4000平方。為方便勞務雙方供求對接、集中服務,各區零工市場選址多在交通便利、用工密集的大型物流、裝配制造等企業所在的城鄉結合處,布局市區主城,輻射全城,為后期高新技術開發區、鄭東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航空港區以及平原新區等零工就業轉移承接打好基礎。
另外,下一步,根據實際需要,我市還將在主城區內零工攬活兒聚集點、大型居民社區等用工熱門區域建立小型零工市場分站點,為社會提供靈活多樣、便捷高效的零工服務。
零工市場啥樣?記者了解到,我市零工市場“統一名稱標識,統一服務內容,統一辦事流程”。
記者在現場看到,五區零工市場門頭設計統一為藍底白色,字體一致,辨識度高。進入零工市場內,大廳內開設有“信息登記、職業技能培訓(評價)、勞務維權、政策咨詢”等基本職能服務,同時,有停車、無線網絡、充電器等配套服務功能,為廣大零工辦理業務時提供遮風避雨、防寒避暑場所。
同時,各區根據工作實際,在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上進行特色化探索和實踐:比如中原區零工市場建設有便民餐廳和超市,為零工提供基本用餐和消費服務;二七區在勞務維權方面,將勞動監察、勞動仲裁和工傷等融合,勞務糾紛一站式解決;金水區結合“智慧金水”建設,構建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化零工市場”,未來,擬在轄區內各辦事處規劃建設“零工驛站”,將零工服務延伸至街道,實現零工“家門口”服務;管城回族區未來規劃有“零工公寓”,為零工提供臨時住宿等公益性服務;惠濟區零工市場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周邊用工密集型企業較多,方便零工找活兒和企業招工。“職能服務解困難,特色服務顯溫情”,堅持零工市場公益屬性的同時,用心用情,把零工市場打造成為用工雙方都信任和向往的“暖心橋”、“避風港”。
零工市場也將與時俱進,記者了解到各區零工市場將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使零工和用工企業(個人)足不出戶即可辦理有關業務,協調辦事處、街道辦及轄區窗口單位等機構,動態收集零工和企業用工信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進行就業信息匹配、推送,實現零工就業線上+線下“及時快招”服務模式。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 通訊員 付鵬輝 馬海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