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迎來“二月二,龍抬頭”。天文科普專家介紹,今年的“龍抬頭”發生在晚上十點前后。“龍抬頭”指的是什么?幾點能看到“龍抬頭”?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紹,我國古人為觀測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黃道一帶的恒星分成二十八個星組,稱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為一組:東方為蒼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
“東方蒼龍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動地勾勒出一條龍的形象:角宿作龍頭,亢宿為脖頸,氐宿為胸膛,房宿為龍腹,心宿是龍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龍尾。”王科超說,“龍抬頭”反映的就是角宿從東方地平線升起的形象,像是“龍頭”抬了起來。
在大約2000年前,中國古人看到的“二月二,龍抬頭”是在日落后不久。由于存在歲差,如今人們一般在農歷二月初二晚上八九點才能看到“龍抬頭”。
今年看到“龍抬頭”的時間相對更晚,大約在晚上十點。王科超解釋,除了歲差經年累月的影響,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現的時間與公歷日期的早晚也有關系。同一顆恒星,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大約4分鐘升起。今年農歷二月初二對應公歷日期2月21日,當天“龍抬頭”時間比2021年3月14日的“二月二,龍抬頭”晚一個多小時。在農歷二月初二之后的近兩個月內,公眾在晚上不同時間段可以看到“龍頭”角宿從地平線升起的景象。整條“蒼龍”從地平線升起需要約6個小時。公歷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公眾入夜后就能看到整個蒼龍的“龍形”出現在夜空中。
二月二,剃龍頭,
祝你一年都有精神頭!
二月二可謂“中國傳統理發日”, 民諺云“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在這萬物更新的時候,剃頭就是為了迎合這種蓬勃之氣,讓我們也從頭到腳煥然一新。
借龍抬頭之吉時,孩子“剃喜頭”,健康長大,出人頭地。大人“剃龍頭”,辭舊迎新,鴻運當頭!
二月二,吃龍食,
祝你吃嘛嘛香胃口常在!
為取吉利,二月二這一天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還要把頭年臘月宰的豬,先留給祖先,在年三十上供,過了初六,就把豬頭放到倉房,這個豬頭一直等到二月二磕開烀著吃,這就寓意為“龍抬頭”。
此外,“二月二吃豆豆”,不少地方當日還有炒豆子、吃豆子習俗。
二月二,春耕節,
祝你豐衣足食綽綽有余!
在以農為本的古代,勞作是古人生活常態。每年有一天,哪怕是養尊處優的皇帝,也得出宮帶頭“勞動”一回。
這一天,就是“龍抬頭”的二月二,稱得上我國古代名副其實的“勞動節”。此時節,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
因此,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也是勞作的人民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二月二,踏青節,
祝你滿懷希望不負春光!
宋朝把二月二指定為百花生日,名曰“花朝節”。到了元朝,又有“踏青節”之稱。
“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游賞,散在四郊。春游千萬家,美人顏如花。三三兩兩映花立,飄飄似欲乘煙霞。”
仲春月,踏青去,灼灼桃花送春風。天氣在回暖,往后的日子都充滿了希望,只愿在這不短不長的日子里,能與愛的人相依相伴,春風十里,不如此生有你!
又是一年春好日,又是一年吉祥時。
龍抬頭,是節日的歡慶,是萬物的更新,是一年的復始,更是人間的希望。
在龍抬頭的日子里,愿每一個龍的傳人生機勃勃,從這頭到那頭,一年順利到年頭。
春醒,是奔向下一個秋天的圓滿。春花秋實,春生秋收,都讓人充滿期待。
二月二,和風細雨好年景,所有需要耕耘的人,也在為自己耕一份心田,與萬物一起擁抱更好的光景。
來這人間一趟,不負美好春光,愿你能心懷宇宙浪漫,也珍惜這人間日常。
春天,呼吸一口福氣,抖擻一身精神,在融融的喜氣中,所有的艱難會成為過往,所有的明日皆可期。
對于日子,對于未來,對于長長的人生,希望也如春雨般,由毛毛細雨,變成傾盆大雨,演變出無數豐沛的可能。
二月二,不如抬頭看看,說不定有許多好事,已經在悄然向你靠近。
海報設計 李丹
文案 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