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4月12日,具茨山管委會苗家溝村,鄭國藥用植物研發有限公司內,一畦一畦盛開的各色牡丹吸引了幾百名游客到訪,園中的牡丹豐姿綽約、盡態極妍,在山野中盡情綻放著光彩。
鄭國牡丹園依山而建,具有獨特的山地園區特色。園里分為油用牡丹種植區,觀賞牡丹區、種苗培育基地等10余個區域,培育各種名貴牡丹品種50余種,共10余萬株。
每年3月初到4月下旬,大地回春,各種牡丹花次第開放,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婀娜多姿、美不勝收,吸引了周邊和外地眾多游客入園觀賞。
園中的技師楊海紅向記者一一介紹了牡丹的品種。園中培育的牡丹有100多個品種,目前盛開的有二三十種。僅白色就景玉、香玉,賽雪塔,五大洲、蓮鶴等,其中蓮鶴又名似荷蓮,盛開的時候,如同荷花一樣超凡脫俗,風吹的時候,又如同仙鶴翩翩起舞。
粉色的有桃花飛雪,趙粉,魯粉等;紅色系最多,十幾個,代表性的有旭崗,新島輝,日暮等,紫色的有百園紅霞,葛巾紫,花王等。黃色的有皇冠、愛麗絲、金晃、海皇4種,其中尤以海皇最為優秀,花朵大而艷麗,香味濃郁。世面上比較少見的黑牡丹初烏,在這里你也可盡情觀賞。
“其實,作為藥物種植研發基地,我們種牡丹本意并非是做旅游,這里天然優越的地理環境有利于藥材種植生長,因此我們在2016年起,開始在這里培育牡丹、貓須草、石斛、金花葵等藥材,在這里進行育苗,但沒想到牡丹花開吸引了這么多游客來觀賞。”鄭國藥用植物研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由于山里地形崎嶇,為了限制游客人數,該公司自今年不再免費入園。“人流量太大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尤其還都是山路,道路交通狀況和基礎設施尚不完備,門票也只是象征性收費,只是為了限流。”公司負責人言語間有欣喜,也有無奈。
進園之路狹窄難行,盡管如此,依然擋不住游客的熱情,園里每天都有幾百名游客到訪,公司在每塊牡丹園的旁邊都安排了專人維護觀賞秩序和安全,還貼心地設計了掃碼聽解說,游客一掃碼就能聽到知道看到的牡丹是什么品種。
“現在不用跑到洛陽,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各色牡丹,在山野間也是另一番風景。”一名游客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楊宜錦 /文? 通訊員 王建偉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