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化適用條件、完善程序法與實體法規定,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更好發揮治理效能?”4月15日,“涉案企業合規立法問題”高端論壇在河南鄭州召開。來自法學界的專家學者及法院、檢察實務界131名人士圍繞企業合規實踐問題、實體立法問題、程序立法問題等多維、融合角度,深入探討涉案企業合規立法問題。
此次論壇由最高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最高檢企業合規檢察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最高檢企業合規檢察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和鄭州市人民檢察院聯合主辦。論壇還發布了“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立法問題”征文獲獎名單并舉行頒獎儀式。
改革三年來,已對1498家企業依法不起訴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在依法辦案的前提下,以酌定不起訴和檢察建議為主要制度依托,在檢察裁量權行使過程中吸納企業合規因素考量,防止因辦案“垮一個企業,失業一批職工”,統籌實現治罪與治理的雙重目標。2020年3月起,最高人民檢察院主導開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并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開。涉案企業合規改革三年來,全國檢察機關踐行“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大膽探索實踐,共辦理涉案企業合規案件5150件,并對合規整改合格的1498家企業依法作出了不起訴決定,最高檢先后發布四批涉案企業合規典型案例。
在改革過程中,檢察機關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在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推進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實現了預期改革目標。但隨著改革的深入,還存在哪些痛點、難點、重點?如何繼續探索優化改革適用條件,統籌推動與公安機關、法院、司法行政機關等多部門的全面配合協作?如何積極推動刑事訴訟法、刑法的修改,以破解改革中的疑難和瓶頸問題,加快推進企業犯罪治理現代化進程?4月15日的論壇上,來自理論界、實務界的專家學者們分別圍繞涉案企業合規理論探討、實踐經驗,就涉案企業合規立法主題發表真知灼見,討論熱烈。
記者注意到,此次論壇發布的“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立法問題”征文合集,以問題為導向,對法學界和實務界的立場、觀點作了系統性梳理,以期為繼后的涉案企業合規立法問題的研究和相關司法實踐提供“索引”。
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立法問題迫在眉睫
在開幕式上,最高檢檢察理論研究所所長郭立新表示,在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持續推進、取得明顯效果的情況下,合規改革中的一些問題逐步凸顯,特別是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立法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希望在涉案企業合規制度適用對象、適用流程、運用空間、刑行銜接、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建設等方面有所涉及和突破。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委員、一級高級檢察官常鳳琳介紹了河南檢察機關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截至目前,河南省檢察機關共辦理340多件涉案企業合規案件。河南省檢察機關、省司法廳等9家單位聯合制發了《河南省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實施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河南省檢察院出臺《河南省檢察機關辦理企業合規案件工作規程(試行)》,為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工作實現全覆蓋提供制度保障。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慧軍介紹了最高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相關工作,指出近年來基地積極加強涉案企業合規制度改革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薛玉蓮強調,隨著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的全面展開,立法問題不僅體現刑事法治現代化,而且是對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助力。
鄭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宋春波致辭表示,2021年11月以來,鄭州市檢察院會同市財政局等12個部門出臺《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實現涉案企業合規配套機制市縣兩級“全覆蓋”,建立161人的專業人員名錄庫。強化辦案質效,共辦理企業合規案件51件,其中適用第三方機制33件,合規整改后依法對4家企業、32名責任人作出不起訴決定。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最高人民檢察院企業合規檢察研究基地主任李奮飛以《涉案企業合規刑事訴訟立法爭議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劉艷紅教授以《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的問題與實體立法推進》、湖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陳江波以《湖北省檢察機關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相關情況》為題作主旨報告。
部分來自全國各地檢察系統的14名優秀業務骨干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法學院的教師就“涉案企業合規實踐問題”、“涉案企業合規實體立法問題”及“涉案企業合規程序立法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發言,專家學者進行精彩點評。有學者認為,就刑事訴訟法的修改而言,宜在“特別程序”一編中專章設立“單位刑事案件訴訟程序”,將“企業附條件不起訴”作為獨立于“認罪認罰從寬”的核心制度進行建構。也有學者指出刑法的修改,可以從單位犯罪的歸責原則、事后合規作為單位刑事責任的基礎、增設單位緩刑制度等幾個方面,對刑法作出修改完善。
專家建議,通過“兩法”的聯動修改,讓“合規整改”成為與“認罪認罰”一樣貫穿刑事訴訟全流程的法定從寬事由。
最高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侯東亮教授對此次論壇進行總結。
“做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實踐的勇敢先行者,做理論和實踐融合的強力推動者,做學術研討交流的積極參與者。”鄭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馬斐穎在主持論壇閉幕式時表示,黨中央發出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號召,啟示大家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理論實踐必須強化融合,問題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前進的動力,要更加重視研究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實踐問題,以更強的問題意識 、發現問題、解決難題。形成線上線下、虛實結合雙向發力的良好交流局面,推動交流活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楊國輝 李浩天 郝文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