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癸卯年香港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在新界鄉議局大劇院舉行。
本次活動由香港客屬總會、新界鄉議局、河南省客家聯合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香港友好協進會、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等作為支持機構。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何靖,中聯辦社團聯絡部部長鐘吉昌,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部長李文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友好協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香港義工聯盟主席譚錦球,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客屬總會主席吳惠權,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客屬總會執行主席曾智明,新界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新界鄉議局副主席莫錦貴,河南省客家聯合會會長趙國新,河南省客家聯合會執行會長賴謙凡,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會長、江蘇省政協常委、召集人馬忠禮,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主席涂輝龍,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以及香港各屆僑領、知名企業家、社會賢達、青年才俊、中小學生和當地市民700余人出席活動。
作為大典主禮嘉賓代表,曾智明在致辭中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人文共祖。通過此次恭拜活動,就是要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認同,堅定文化自信,表達香港同胞弘揚愛國精神,促進香港由治及興的責任和擔當。
大典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為主題,共有九項儀程:麒麟納福、敬獻花籃、凈手進爵、行施拜禮、恭讀拜文、高唱頌歌、樂舞敬拜、祈福中華、天地人和。
香港客家麒麟隊呈現的“麒麟納福”,拉開大典儀式的序幕。
譚耀宗代表大會恭讀拜祖文,現場全體人員同聲跟讀。大家以炎黃子孫為榮,向中華文明始祖致敬,并對祖國和平統一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表達深情的祝愿。
“天地玄黃,東方曙光,文明始祖,中華炎黃……”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領唱《黃帝頌》,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合唱團學生以真摯的童聲伴唱。隨著肅穆莊重的樂曲,莫華倫雄厚激昂的高歌,孩子們清純的合唱,把現場的人們帶向了對文明始祖深沉的敬仰之情中。
著名舞蹈家、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唐婭帶領她的舞蹈團進行“樂舞敬拜”。經過精心排練,舞蹈人員身著傳統漢服,用整齊雅致的肢體語言真摯表達了祈福九州、護佑中華、風調雨順、盛世運昌。
在“祈福中華”儀程中,全場高聲朗讀:“三月三,拜軒轅!血濃于水!祈福中華!祝福香港,繁榮穩定!祝福祖國,國泰民安!”激昂嘹亮的和聲,現場人員無不動容。
最后,香港愛國愛港歌手領唱《龍的傳人》,全場一起動情地唱著“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在熱烈振奮的“天地人和”大合唱中,癸卯年香港恭拜軒轅黃帝大典禮成。
活動現場展出了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剪紙、古琴、雕塑鑄銅、篆刻、烙畫等非遺文化產品,邀請了著名書法家即席揮毫潑墨,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以拜祖大典活動為契機,當天下午還在鄉議局大樓演奏廳舉辦了《黃帝文化與中華文明》論壇,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歷史系教授劉智鵬擔任主講嘉賓,為香港青年講述黃帝文化,與青年參會者進行交流和互動,解讀了黃河文化的歷史淵源、黃河精神的深刻內涵,闡述了黃河文化、黃帝文化的現代價值和深遠意義。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