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完成康養照護類技能人才培訓100萬人次,其中,2023—2025年完成培訓75萬人次以上,培塑擦亮“河南護工”人力資源品牌。4月19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省“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河南護工”人力資源品牌建設方案(2023—2025年)》,我省將采取系列措施,推動“河南護工”成長為全國知名人力資源品牌。
《方案》提到,“十四五”期間,全省要完成康養照護類技能人才培訓100萬人次,新培養60萬名技能人才(含20萬名高技能人才);建設10個區域性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基地(含國家級基地)、30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含勞模工作室、創新工作室);年組織5個以上職業(工種)的省級職業技能競賽;形成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培養體系和技能人才梯次結構。
實施“河南護工”百萬培訓行動
《方案》提到,十四五期間,全省要完成培訓百萬人次以上,其中,2023—2025年完成培訓75萬人次以上。
讓更多人懂得健康行為和健康技能——我省將開展“河南護工”公益培訓。面向社會開展測量體溫脈搏、識別商品標簽和說明書、辨識常見危險標識、逃生與急救、中醫養生保健技術等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和健康技能培訓。年培訓5萬人次以上。
關注“一老一小”——開展養老托育技能人才培訓。面向社區養老機構、老年大學和醫療養老、旅游養老等機構,以及就業人群中有意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開展健康照護、保健康復、心理健康等培訓,年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8.5萬人次以上。面向兒童福利機構、新生兒照護中心、母嬰會所、月子中心等機構從業人員,開展產婦護理、嬰兒護理、嬰兒常見病預防護理等培訓。年開展育嬰員、保育師、中醫小兒推拿師、家政服務員等培訓5萬人次以上。
對醫療輔助人員進行培訓——面向醫院、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臨終關懷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開展疾病照護、安寧療護、營養輔助護理等培訓,重點提升從業人員對病患、老年人、殘疾人生活照護專業技能。年開展醫療輔助員培訓2萬人次。
對康復照護人員進行培訓——面向中醫院、中醫門診、中醫康復保健機構、養老服務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等,開展保健按摩、保健調理、藥膳營養、殘疾兒童功能性康復等培訓,提升日常康復訓練、中醫保健、健康教育和咨詢等服務能力。年開展保健按摩師、保健調理師、康復師等培訓4萬人次。
對康養照護的機構負責人(管理人員)開展技能提升培訓——依托技工院校、普通高校和中高職院校資源,組織康養照護培訓機構、養老托育機構等負責人(管理人員)定期開展脫產培訓、業務研修、院校進修、企業實踐等活動,年培訓0.5萬人次。
實施“河南護工”培育行動
《方案》提出,要擴大院校培育規模,支持職業院校設立康養產業類二級學院。鼓勵技師學院在人力資源優勢明顯、有一定從業人員規模的縣市設立分校。引導有條件的院校創辦康養照護類企業。年培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2萬名以上。
企業培育供給方面,引導有條件的中藥材種養殖基地、中藥生產、醫藥銷售連鎖企業、老年服務機構、母嬰護理機構等,設立企業培訓中心,舉辦或參與舉辦護工類職業培訓機構,面向企業職工和社會人員加強康養照護人才培育。年培育1萬人以上。
提升“河南護工”培育基礎能力
對于“河南護工”培育的“軟硬件”建設,《方案》也給出了明確支持措施——
對于“河南護工”基地型項目,對國家級主、輔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基地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補支持。對納入世賽項目的“河南護工”競賽基地,按每個70萬元的標準給予支持。項目建設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適當傾斜。2023年起,將“河南護工”基地型建設項目納入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重點支持范圍。
此外,還要建設“互聯網+河南護工”培訓平臺。支持河南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平臺加大康養照護類專業課程開發,2023年底前相關職業(工種)不少于6個,視頻時長不少于2000分鐘,年新增職業(工種)、視頻時長分別不低于2個、500分鐘。持續征集互聯網+“河南護工”優質數字資源,按規定納入政府補貼目錄清單,面向康養照護機構、從業人員等提供24小時線上服務。
開展“河南護工”職業技能競賽
技能怎么樣?上場比試一下。
我省還將廣泛開展“河南護工”技能競賽。將康養照護類職業(工種)作為全省職業技能競賽的優先選項,積極參與世界技能大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每年組織5個以上相關職業(工種)省級競賽項目,帶動市縣舉辦50場以上賽事活動,推動500名以上選手獲得上一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加快康養照護技能人才成長成才。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