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全國總工會公布了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名單,河南8家單位和43名個人分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37個集體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其中,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作為全省8個集體之一、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唯一,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始建于1970年,是金水區政府主辦的唯一一所集預防、醫療、教學、科研、康復、護理、健康管理及醫養結合為一體的非營利性三級綜合醫療機構,設有50余個臨床醫技科室,21個病區,開放1000張床位。
醫院自2007年10月開始實行金水區醫療資源一體化管理,下屬3個院區、2個分院、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共34個單位,職工2884人,服務轄區161萬常住人口。醫院先后榮獲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創新型醫院,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單位、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狀、河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河南省健康單位及河南省老年友善醫院等榮譽稱號,醫院抗擊新冠疫情典型案例獲評全國公立醫院黨建創新案例。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衛健委等各級領導部門的關心指導下,醫院始終把“辦群眾滿意的醫院”作為不變的宗旨,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探索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建設,經過不斷發展演變,已形成以總醫院為核心的金水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實行人事、財務、物資、業務、信息化建設“五統一”的管理模式,加快完善分級診療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衛生健康服務需要。
“醫”心向黨 建暖心團隊
近年來,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堅持黨建引領公立醫院建設,把黨建工作融入醫院建設發展各方面、全過程,用“黨”心,“醫”民心。醫院積極開展“清廉醫院”建設,“政治生態好、廉潔狀況好、醫德醫風好、群眾評價好、發展勢頭好,監督網格化”“五好一網”清廉金醫建設樣板已經形成,老百姓的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不斷提升。
醫院堅持醫療、公衛并行,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醫聯體內共306支“總醫院專家+家庭醫生+社區護士+中醫+康復師”新型跨學科家庭醫生團隊,對簽約對象實行分片包干,統一配備家庭醫生簽約隨訪包,建立居民動態健康檔案,針對不同人群的醫療需求,設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礎包”和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0-6歲兒童、孕產婦等特殊人群的“個性化服務包”;對殘疾人、長期臥床的老人等重點人群,每月2次上門服務,每周1次定期隨訪;開展體檢、基本醫療、健康咨詢、慢性病健康管理、插管護理、康復指導以及心理干預等服務,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作用。
精準服務 惠民生福祉
醫院建立“一對一”精準服務模式,定期為醫院離退休老職工、困難職工提供志愿服務和關懷;醫院成立醫護志愿服務隊開展急救技能培訓,健康知識講座,積極開展健康扶貧、送醫送藥下鄉等活動,助力鄉村振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級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同時,引進相關慈善救助項目,大大減輕了患兒家庭經濟負擔。
醫院實行“非急診、全預約”就診模式,開設“老年綠色通道”,建立多途徑、全方位的就診預約制度,開通診間支付,通過搭建“微病案”線上預約平臺輕松實現“足不出戶、病歷到家”等,有效緩解了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繁”等問題。另外,鄭州市醫療保障服務站落戶醫院,有效打通醫保服務“最后一公里”。
不忘初心 保百姓健康
醫院依托互聯網醫院,打通與北京301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及多家省內三甲醫院互通渠道,聯通所有成員單位的三級大數據信息網絡平臺,實現了會診、檢驗、影像、心電、病理、消毒供應、健康管理等一系列遠程醫療服務和健康信息共享。
對通過互聯網醫院就診患者,給予化驗費和檢查費20%的優惠;同時患者通過互聯網預約醫療衛生服務、咨詢健康知識、開具上級醫院住院證等,降低患者因獲取醫療衛生服務的交通成本、時間成本、醫保費用支出等,使得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大醫院專家服務,改善了就醫體驗。
醫聯體內上線雙向轉診系統,對成員單位上轉的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對轉診患者實行免掛號費,配備雙向轉診車免費接送,優先預約專家門診、優先安排檢查、優先安排住院,檢查結果互認的“二免三優先一單通”服務。成員單位未開展的檢驗、彩超、CT、核磁、病理等項目,患者可以到總醫院檢查,并且享受成員單位的收費標準;成員單位開展的檢驗、心電圖、放射等業務,可將檢驗檢查結果上傳總醫院做出診斷。
患者病情穩定后,總醫院將其下轉入成員單位進行康復與后續的健康管理。通過醫療資源整合,有效推動醫聯體內醫療資源的縱向流動和服務效率,基層診療量占比達到67%,患者的就醫體驗明顯提升,真正實現了急危大病進醫院、小病康復在社區。
合力戰疫 擔英勇先鋒
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醫院深入推進聯防聯控,加強應急處突,強化細節管控。全院人員放棄節假日,冒酷暑、戰嚴寒,開啟多線作戰模式:正常醫療工作,發熱門診、健康關愛中心醫療服務,新冠疫苗接種,全員核酸檢測點、全區772個核酸小屋、各級各類學校采樣點、社區重點人群及特殊人群采樣、管控區、封控區采樣等多項工作齊頭并進,實現了正常醫療與疫情防控兩不誤、同保障。依托東院區建設了臨檢中心,規模、體量居全省前列,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十條”出臺后,醫院迅速將工作重心從防控轉到醫療救治上來。醫聯體內設置25間發熱診室,24小時不間斷接診;打破科室界限,緊急調整、成立9個醫療救治專家組,擴增呼吸病區至13個,調配重癥救治設備等確保重癥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加大醫療救治藥物的儲備,保障醫聯體內門、急診和住院患者的用藥需求;將成員單位無法處理的危重患者,或直接派駐總醫院專家入駐科室實地解決問題,或通過雙向轉診及時轉診至總醫院繼續治療。
面對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強基層”的最強音,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瞄準“爭做全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的新目標,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根本宗旨,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真正的讓轄區老百姓受益。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