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沒有交付,路口沒有紅綠燈,每天高峰期堵的要死,1號院、2號院上萬居民出行困難,這個事情該怎么破解?”5月9日,康橋朗城一號院20余位業主向正觀新聞“鄭在辦”求助平臺集中反映宏安路變成“露天停車場”。當天上午,執法人員現場進行整治。
求助
宏安路“露天停車場”讓業主們堵心!
上午,鄭在辦平臺出現多條反映宏安路違停影響出行的留言,記者聯系投訴人核實情況時,多名投訴人表示“違停太礙事了,業主和物業都在反映投訴”、“門口停的車太多,希望趕快把車清走”、“開車都有盲區,一到路口就擔心,前幾天出了兩次事故”。
?“住了四五年了,這次我們投訴比較集中,執法也行動了起來,我們擔心的是今天治理了,明天又結束!”一名業主說,這兩天轄區街道辦和金水區的城管部門都行動了起來,大面積貼條后門前車輛已經有減少,但仍有一二百輛汽車被貼條后依然違停未動。
業主們反映,平時開車進出小區非常困難,而早晚高峰時段附近學校上下學時,道路上的汽車有時候會堵成“靜止狀態”,其中和昌悅瀾南北苑是和大路打通的,而因為東段道路斷行被擠在宏安路一側的康橋郎城一號院,則真正跌入了通行洼地。
“咱沒車位可以租車位、買車位,我們也在小區呼吁過,結果太堵心了!”為了破解出行難題,康橋郎城一號院的業主自發通過業主群呼吁,積極向各主管部門和媒體求助,還將目光投向了宏安路東段的“斷頭路”,他們希望相關部門盡快重啟施工,打通東段至花園路,徹底解決業主的出行難題。
現場
數百輛占道車輛被貼《違停提示單》
上午11時10分許,記者來到宏安路時,執法人員正對康橋郎城一號院門前區域存在的違停車輛進行貼條整治,現場超過100輛占道停放的私家車被貼上《違停提示單》,停車地點顯示為“宏安路渠東路至柳西路”,落款印章為“鄭州市金水區城市綜合執法局”。
康橋郎城一號院業主所說的“露天停車場”自西向東綿延約300米,車輛多為斜插式停放且停放已達四排之多,進出小區的車輛只能由縫隙間小心通過,而人流車流量相對集中的小區門口區域還有商販經營所用的車輛在路中占道停放。
記者在一路之隔的和昌悅瀾北苑看到落款為“2023年5月6日”“國基路街道辦事處”的《告居民的一封信》,“宏安路附近小區及單位較多,涉及康橋朗城 1、2、3號院,和昌悅瀾南北苑,金水區藝術小學(宏康校區)等,人流量、車流量大。目前該路停車亂象嚴重,特別是上下班高峰、上下學高峰擁堵嚴重,違規停車不僅不利于周邊居民出行,也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信中說,為了保障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規范道路通行秩序,國基路街道辦事處將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對宏安路及周邊展開違停治理,并于今后將該條道路及周邊納入常規化管理,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將車輛停放至停車場及道路兩側劃定的機動車停車泊位內,共同維護良好的停車秩序。
問題
何時打通“斷頭路”解決業主出行難題
宏安路東延至花園路為何遲遲沒有展開施工?這一問題并非第一次出現在“鄭在辦”平臺,其他網絡渠道也多次出現關于打通“斷頭路”的問題咨詢,剩余的幾百米道路三年來一直是沿路業主的所望所系。
記者在宏安路最東端看到,目前東段未修建區域還是一處農貿市場和洗車廣場,一些小型廂式貨車和私家車不時由南側市場出入口進出,向東的區域則為大棚倉房和樓房阻擋,現場商戶無法說清該區域的產權單位。
2022年8月,鄭州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針對網友咨詢進行留言回復,稱“宏安路原名少林路(文化北路-花園北路)道路工程是我單位投資建設工程,宏安路文化路至柳林西路段目前已完工通車,等待竣工驗收;柳林西路至花園路段因有拆遷問題未解決,施工場地尚未移交至我單位。涉及拆遷的房屋目前被法院凍結查封,產權存在糾紛,暫無法拆除,待法院查封解除、產權糾紛解決后,將拆除道路紅線內附屬物進行道路建設,拆遷工作由轄區政府負責。”
沿路業主和部分網友認為,“斷頭路”遲遲未能打通,進一步加重了門前的違停亂象,希望相關部門雙管齊下治標治本,在整治違停占道的同時加快修路協調工作。
辦事處
整治將持續下去,提醒業主規范停車
當天下午,就宏安路康橋郎城一號院區域違停占道導致的“露天停車場”問題,金水區國基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稱對此問題十分重視,近期接到轄區居民的反映后,已研究采取措施展開集中整治。
“宏安路違停正在治理,上午城管執法人員已經開始貼條,會一直持續下去。”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已經在沿路小區貼出《告居民的一封信》,對相關情況進行解釋和提醒,這兩天采取進行的貼條整治是第一次行動,相關治理行動還會持續下去,提醒違停車主規范停車行為,不要再給其他業主的出行添堵。
對于宏安路斷頭路的修建問題,工作人員稱涉及到轄區居民出行,辦事處對此問題也進行了關注,東段斷頭路的施工是因土地問題而暫停,“征用一家公司的地,但這家公司破產了,涉及到糾紛和補償”。
“得等官司打完,糾紛解決完了,補償以后才能修路。”國基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相關部門仍在積極推進解決宏安路東段的施工問題,只要訴訟解決、補償到位,修路施工就能迅速展開。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汪永森 實習生 安欣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