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數字化生活是什么樣子呢?作為數字化建設主力軍,河南電信以云網時代下的新速度、新服務,把數字化、智能化帶入了千家萬戶,賦能了千行百業。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讓我們一起“乘‘數’而上、豫‘翼’同行”,共同見證河南電信點亮數字生活新夢想。
釋放數字活力
讓生活新場景 落地千家萬戶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高速上網”“全屋覆蓋”“設備聯動”等家庭用網需求也逐漸增多。中國電信全光WiFi(FTTR)通過隱形光纖和組網設備,把千兆網絡送到家里每個房間,讓家庭生活更智能。
據悉,電信全光WiFi可進一步實現光纖到房間,突破千兆傳輸“最后一米”的限制,具備無死角、低時延、無感切換、大承載力等多重優勢,可實現寬帶WiFi信號無縫覆蓋,大大提高居家上網體驗。
同時,電信全光WiFi支持多個智能終端設備同時聯接,家里的電視、空調、智能音響、掃地機器人等都可進行聯接,無論身處家里家外,都能隨時與家互聯。
“以前,出門總怕忘帶鑰匙,現在有了智能門鎖,支持指紋、密碼、遠程開鎖等多種解鎖方式,智能門鈴還可以和智能音箱場景化聯動,安全守護家里家外。”說起電信全光WiFi的使用體驗,鄭州市民陳先生贊不絕口。
“出門在外,我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現在有了天翼看家,遠程對講、視頻回放,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家里的情況,一句‘小翼管家’語音控制所有智能設備,安全也省心!”
“鄭州區域的電信全網用戶,我們可以為大家提供千兆網絡和全光WiFi設備啦。”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來,公司不斷升級網絡基礎設施,加快5G、千兆寬帶網絡建設步伐,克服農村區域路途遙遠、站點分散、條件復雜等因素,積極推進1GPON口向10GPON口升級,實現了鄭州區域全千兆網絡的覆蓋。
夯實數字基石
讓智能新科技 “進駐”大街小巷
5G賦能下的數字生活,讓人與人更親密,讓人與家更溫暖。隨著數字化轉型、云網賦能的推進,不僅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智慧城市治理、和美鄉村振興等領域也煥發生機。
為推進“雪亮工程”“平安中國”建設,中國電信推出了視頻綜合服務網絡天翼視聯網。天翼視聯網通過集成云網融合資源、AI等能力,實現了多品牌視頻終端接入、視頻調度、云端存儲和AI應用等服務能力,滿足了基層治理單位對管理區域的高效處置、布控和管理的需求,提高了治理水平。
在夯實5G、千兆寬帶、天翼視聯網等數字基石的基礎上,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創新開拓了多個應用場景,如社會監管層面的“天翼云眼”,筑起了智能新防線,讓城市擁有強有勁的“保護傘”,以及應用在學校食堂、酒店后廚的“明廚亮灶”智能監管,用AI技術守護著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同時,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還依托云網融合優化,利用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了天翼智慧社區平臺。通過天翼視聯網的落地應用,在門禁處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在園區安裝AI攝像頭,讓居民刷臉就能暢行,還能幫助管理人員自動捕捉異常現象,并生成警示信息。
城市有序發展,鄉村也毫不落后,隨著千兆網絡全面覆蓋,依托于天翼數字鄉村平臺,村委會實現了智能治理,全村動態一屏掌握。農家小院也用上了全光WiFi和智能設備,還開啟了農產品直播,助力鄉村經濟發展。
注入數字力量
讓“智慧樣板間”走進千行百業
“云改數轉”戰略持續推進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天翼云和5G定制網等產品為行業用戶提供多樣化的云網融合解決方案,正在以領先的綜合智能信息化服務助推全省數字經濟的加速。
在鄭州市高新區,中國電信建設了“立足河南、輻射周邊、聯動全國”的鄭州云資源池;在鄭州航空港區,正在建設的中部數據中心,具有強大的云資源能力,可滿足各類企業的上云需求。面對數智時代的浪潮,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加快推進“云改數轉”戰略,以分布式、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天翼云推動千行百業的企業上云,幫助行業用戶實現數據無憂、安全無憂。
在新天科技園區,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攜手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5G+智能制造應用場景,通過下沉5G核心網部署,構建了滿足新天科技對網絡性能安全敏感和數據管控極高要求的高安全、高隔離、極低時延、自管理的專有5G網絡,提速新天科技數字化建設。在工廠制造環節,雙方聯合構建了以云、AI、聯接、計算為基礎的數字底座,承載5G+數采、5G+AGV、5G+機器視覺和5G+AI識別等信息化項目落地,實現了新天科技“眼、腦、手、脈”的全要素聚合,有效提高了精密質檢效率和產能效率,切實提升了精細化運營水平。
此外,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還為鄭州市出租汽車客運服務中心“量身定制”了鄭州市出租汽車95128智能電召服務運營平臺,助力上汽集團云計算數據中心成功落戶鄭州,黃河中心醫院完成業務系統上云,依托天翼視聯協助社區構建三級網格管理體系,打造云課堂助力各級教育局、學校教育信息化……天翼云和5G定制網等產品大大推動了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李冬生?通訊員?王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