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這就是鄭州 | 開放包容

          2023-05-1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這就是鄭州系列報道之六

          開放包容

          買賣全球唱響絲路新語

          近悅遠來暢享第二故鄉

          告別“海淘代購”,市民家門口逛跨境電商門店,近萬種外國商品“即買即提”。這種全新購物體驗得益于鄭州發揮“網上絲路”優勢,打造具備線下保稅商品自提的新零售實體商業。

          絲路起舞,自貿區引領,鄭州全面暢通國際開放立體通道,不斷強化制度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對外開放新動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四路協同

          “空陸網海”并進 助力開放高地

          作為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近年來鄭州“空陸網海”四條絲綢之路協同并進,共同發力,促進鄭州樞紐功能持續提升,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州片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助推“空陸網海”四條絲路開放平臺建設。

          統計顯示,自貿區從2017年掛牌以來,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增長54.3%、規模突破70萬噸;中歐班列(鄭州)開行量增長5倍,已累計開行超7000班;鄭州片區交易模式創新和海關監管創新引領全國,跨境電商年交易總量達到1180億元;開通海鐵聯運班列,已累計開行600多班,2022年全年到發2.8萬標箱,同比增長一倍。

          鄭州片區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投資貿易便利化、多式聯運、跨境電商綜合監管、金融開放創新等領域系統推進改革創新,形成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政銀合作直通車等290多項創新成果,一些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下一步,鄭州將高標準建設自貿區鄭州片區2.0版,積極申建開放創新聯動區,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特色化和差異化方式推動系統集成性制度創新,加快成果運用和復制推廣。

          同時,依托中原科技城、RCEP合作示范區等,積極構建國際創新合作大平臺,推動四條絲路協同發展,全面暢通國際開放立體通道,全年新開通國際客貨運航線5條以上,國際貨郵吞吐量力爭突破60萬噸,加快建設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新增至少2條國際線路,推動“網上絲路”擴容提質。

          買賣全球

          跨境電商業務規模穩步增長

          位于鄭州經開區的E貿易博覽交易中心,目前有來自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種商品。5月17日,記者在E貿易中心看到,來自多個國家的食品、護膚品、保健品及洗化用品匯聚在此,消費者只需憑一張身份證,即可在兩分鐘通關后現場提走自己心儀的商品。

          在鄭州買全球,也可以賣全球。記者從河南保稅集團獲悉,園區企業中大門國際物流在全國率先開通跨境電商包機業務,鄭州至紐約航線每周6班,48小時內到達美國。開通鄭州到巴西、智利、加拿大、俄羅斯、墨西哥的空運線路,一周達21個航班。

          除航空貨運外,還有卡航業務,通過國際道路運輸的方式,貨物不用轉關,直達境外目的地。今年2月,首批20噸貨物搭載著中大門卡航的專車從鄭州經開綜保區出發,經巴克圖口岸出境,最終送達俄羅斯客戶手中。發車的貨物,來自河南及周邊的日用百貨、汽車零配件等。

          與此同時,鄭州創新“跨境電商+”模式,引導傳統企業“上線觸網”,結合優勢產業打造新型工貿一體產業鏈,形成耐火材料、礦山器械等一批跨境電商特色出口產業集群,讓鄭州制造、河南制造走出國門。

          圍繞“買全球賣全球”這一目標,近年來,鄭州營造良好環境,聚集產業要素,著力促進跨境電商創新賦能,以制度創新激發潛力,以監管創新注入動力,以模式創新增添動力,跨境電商業務規模穩步增長。去年全市跨境電商交易規模1182億元,同比增長8.2%。

          源頭活水

          多渠道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

          全面落實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和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健全外商投資公共服務體系,優化提升“外貿貸”“出口退稅資金池”服務效能;進一步完善重點進出口企業“白名單”機制,聚焦企業滿意度提升,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緊貼企業實際困難,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全面落實各級惠企紓困政策,加快產業政策扶持資金兌現進度,做到免申即享、直達快享……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鄭州將持續做優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激發對外開放新動力。

          在出入境方面,5月15日起,鄭州口岸14條快捷通道(出境6條、入境8條)全部恢復啟用,進一步便利中外出入境人員往來,促進服務對外開放。當日,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往來中國香港和泰國曼谷方向的4架次航班中,大部分符合使用自助通關條件的旅客選擇了自助通關,平均每名旅客通關用時15秒,通關效率較開啟之前大幅提升。

          此外,在會展方面,市會展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力爭全年舉辦展覽活動200場以上,包含全國展會、國際展會等,積極打造一系列具有鄭州特色、鄭州符號的標志性頂級盛會。

          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在鄭州工作、學習、生活、旅游,不同的文化在這里碰撞交流,形成了鄭州大氣自信、兼收并蓄的城市品格。同時,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也紛紛慕名來訪,鄭州國際交流活動持續不斷,“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

          在他們眼中,溫暖、包容的鄭州就是他們的“第二故鄉”,一個棲息身心、追逐夢想的家園。

          新鄭州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和城市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因為各種機緣來鄭州生活的人們,也在用生活演繹著自己的“鄭州故事”。來自信陽的盧璐此前一直在高校做連鎖餐飲,因為疫情的影響她決定轉型,2022年她來到上街區經營一家“懟碗麻辣拌”,小小的店鋪開啟了她的新生活。

          “來到上街已經將近一年了,它有獨特的煙火氣,包容我、支持我,讓我整個人變得平和、幸福。”小店的業績越來越好,本地人對盧璐也很友好,認可她的廚藝。“我結交了許多善良的朋友,給我的創業之路增添了許多力量。未來,我會繼續經營好我的小店,見證鄭州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她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90后小白8年前大學畢業,體育專業的他沒有選擇回老家駐馬店工作,而是到鄭州的健身房當起了私人教練。后來,他和妻子開了一家健身工作室,近日正在升級擴大店面、“招兵買馬”,兩口子忙碌而充實。可愛的女兒已經4歲,時不時在朋友圈曬娃也是他們的日常。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主動選擇健身的人也越來越多。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發展機會自然比一般的地級市要多一些。會員認可我們的能力,我們也已經適應了鄭州的生活。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只要肯努力,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和妻子攜手,小白繼續為美好生活打拼。

          外國友人:“鄭州擁有非常好的心態,既擁抱未來,也保留了傳統”

          “從鄭州這座古城和‘大玉米’建筑上,我看到了過去與未來感。”第一次來到鄭州的奧地利指揮家馬蒂亞斯·埃克特感慨道,“鄭州擁有非常好的心態,既擁抱未來,也保留了傳統,不冒進也不古板守舊,是個非常和諧包容的城市。”

          在鄭州工作多年的河南省重競技航空運動中心古巴籍教練勞爾,把鄭州當成了他的“第二故鄉”,“我很喜歡河南,喜歡鄭州,喜歡這里的體育、教育和文化”。

          來自斯里蘭卡的金良在鄭大一附院實習,他評價自己是宣傳鄭州的使者,“每當有新的外國留學生來,我就會跟他們推薦少林寺、嵩山、黃河,還有鄭州美食,以及‘大玉米’上的燈光秀”。

          除了擁有豐富的中國各地風味店鋪,不同國家的特色美食餐廳也穿越在鄭州街頭。巴基斯坦小伙沙菲克將家安在鄭州,目前開設了3家美味瑪莎拉餐廳,他經常感慨:“生意還不錯,鄭州是我的福地,計劃開更多的店面。”他還讓兒女跟著自己學習中文,上鄭州本地的學校,最終在這座城市、在這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扎下根。

          近日,來自巴西、埃及、墨西哥、羅馬尼亞、韓國、泰國、越南、俄羅斯等國家的“網紅”和多語種主播“打卡”鄭州,多維度、全方位感知中國式現代化的鄭州實踐。在中國居住生活了3年的墨西哥“網紅”麥克斯被鄭州深深吸引,他說:“這是一趟奇妙之旅。這里發展得好,每個人都應該找機會來這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中國處處充滿現代化氣息,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中國的做法中學到些什么。”

          “鄭州,中!”來鄭州參加F1摩托艇世錦賽中國鄭州大獎賽的意大利選手馬克西姆豎起大拇指點贊鄭州。馬克西姆說,這是他第16次來到中國,卻是第一次來到鄭州,短短兩天時間已經喜歡上了這座城市。“鄭州很友好,給人的感覺很棒!”

          淅川移民:“搬過來快13年了,我已經完全是鄭州人了”

          在鄭州的“新”市民中,有這樣一個群體,為保丹江一渠清水順利北上,他們從南陽故土遷至鄭州生活。

          李志乾就是他們中的一個。2010年8月,他和妻子帶著兩個女兒從南陽淅川縣上集鎮遷到滎陽市高村鄉李山村。搬過來后,當過廚師的他干起了老本行,在自家的小院子開了一家飯店,成為搬遷后村里第一家開飯店賣丹江魚的。

          “聽說要開丹江魚飯店,鄉里很支持,當時我還有些顧慮,覺得在農村開飯店能行嗎?沒想到第一天顧客就爆滿,有的吃了以后覺得不錯,還把飯店推薦給親戚朋友。”李志乾說,鄭州人很熱情,看需要幫忙時會主動伸出援手。“有不少顧客加了我的電話,一來二去大家逐漸熟悉并成為朋友。現在不少人來吃魚都是提前預訂,到飯點直接過來。”

          李志乾說,鄭州人待人寬厚,和他一起從南陽遷過來的不少人去附近的企業打工,逐漸和當地人熟識,變成了朋友,有的還認了干親戚。“搬過來快13年了,我已經完全是鄭州人了。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又肯干,生活自然會越來越好!”如今,李志乾一家的生活越來越滋潤。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曹婷 武建玲 熊維維/文 馬健 周甬/圖


          《鄭州晚報》版面報道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