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鄭州市小麥面積220.56萬畝,目前麥收已基本結束。截至6月12日,鄭州夏播面積196萬畝,占預計面積的78.6%。
今年“三夏”期間,我市出現大范圍陰雨天氣過程,給麥收造成了一定影響。鄭州市相關部門單位和各縣(市、區)早部署、快行動、強保障,麥收快速推進。麥收期間,市農委下發通知,要求全市農業部門科學應對陰雨天氣,切實抓好小麥搶收和烘干晾曬,全力奪取夏糧豐產豐收。
據介紹,我市開通并公布“三夏”機收保障熱線電話,安排24小時值守,及時協調解決機手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共有聯合收割機5000余臺(含引進)參與我市“三夏”機收作業,市農機技術中心每日派出3個生產服務指導組深入各縣(市、區)一線指導服務“三夏”生產,協調機械調配。
為確保適時搶收、顆粒歸倉,我市相關部門發放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跨區作業證750張,繼續落實跨區作業車輛過橋過路免費通行政策,在全市設立28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點,免費為機手提供茶水、咨詢、簡單維修等服務;在中石化自營柴油站點、中石油加油站設立農機保供加油點,柴油價格優惠3%;各縣(市)設立24小時服務熱線,并利用“農機直通車”系統、省氣象服務中心應急短信平臺等渠道及時向機手發布氣象信息、小麥機收動態、機具供求信息、機收作業價格等;組織127家農機合作社發揮搶收主力軍作用,主動與鄉鎮和農戶對接服務,抓住晴好天氣開展搶收;成立40個應急作業服務隊,時刻做好抗災減災、幫扶救助、應急搶收服務。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武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