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區作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和承擔省會政治功能的核心區,是鄭州市產業、人口以及各類生產要素流動和集聚程度最高的核心經濟增長地。2022年全區經濟總量達到1932億元,位居全省第一。
除此之外,金水區還與北京市海淀區、上海市浦東新區、天津市濱海新區、廣州市天河區等同處于另外一個群組當中——全國九大國家中心城市第一區。據統計,2021年九大國家中心城市第一區以全國0.07%的國土面積,承載了1.496的人口,創造了4.34%的經濟總量,以經濟發展的“穩” 和 “進”奠定了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以及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開路領跑的格局。
金水區是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
高標準起跑,金水區被鄭州市委賦予了“對標先進、全面提升,干在實處、力拔頭籌,在服務全市全省發展大局中攀高峰、創一流”的任務要求。是鄭州市乃至河南省貫徹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樣板,也承載著全省人民對高品質生活和中國式現代化未來圖景的向往。
創建集聚創新活力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富有都市形態的城市高品質建設典范區、充滿數智理念的社會高效能治理引領區和彰顯美好生活的民生高標準供給標桿區,是金水區在建設國家一流現代化、國際化中心城區道路上的務實追求。提出建設創新智城,打造品質金水。
首善金水·產業興城
金水區2022年完成生產總值1932億元,財政總收入26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區縣第一,在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中成功晉級20強,持續領跑中西部。金水區用占鄭州市1.8%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市13%的常住人口,集聚了全市21%的科研人員、20%的高新技術企業、21%科技型企業和20%的研發平臺,貢獻了全市近15%的地區生產總值和15%的財政總收入。
但和海淀區、浦東新區等相比,金水區的高端要素、創新動能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金水區作為老城區,發展空間受限,后續發展過程中,核心競爭力將進入一個較長時間的正常瓶頸期和陣痛期。
在鄭州市委常委、金水區委書記張紅偉看來:“要在13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核心是大抓產業,構建符合城區經濟特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總部型、創新型、服務型、流量型、開放型經濟形態,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提供根本支撐。”
根據這一總體思路,金水區以金水科教園區、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河南科技園區、鄭州國際金貿港、特色樓宇為載體平臺,重點發力信息科技、商貿服務、現代金融、高端商務、文化創意等產業。
依托金水科教園區,全方位構筑信息安全產業創新發展生態
信息產業是金水區的傳統優勢之一,近年來依托金水科教園區,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持續發力,高標準打造河南省信息安全產業示范基地, 2020年11月被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國家網絡安全創新應用先進示范區”(全國僅6家)。目前信息安全產業示范基地已累計引入優質企業170余家,包括上市公司15家、高新技術企業3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5家,信大捷安、山谷網安、河南眾誠等本土骨干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信息安全產業知識產權數達到2000余件,技術交易額突破3.2億元,園區完全達產后預計每年實現產值約60億元,貢獻稅收約5億元,屆時將實現畝均產值7692萬元,畝均稅收641萬元,在省內標桿園區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在國內處于一流水平。
鄭州元宇宙產業園目前已簽約北京藍色光標、廣州紫為云、北京飛天云動、深圳前海手繪等16家元宇宙重點企業,儲備元宇宙賽道企業超過150家。重點圍繞元宇宙VR/AR可穿戴終端設備、元宇宙AI芯片、元宇宙通信設備及交互設備等產業,推動河南省成為中西部地區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的先行區、示范區和引領區。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總產值約400億元,貢獻稅收約33.3億元。
金水區依托中心城區優勢,引導現代商貿業和商圈經濟加快發展。大衛城商圈和花園路商圈已經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頂級時尚商圈,正弘城入圍全國購物中心50強,大衛城已進入全國10強,己入駐LV、Gucci、 Cartier、愛馬仕等國際知名高奢品牌,成為鄭州品牌覆蓋度最廣的高端購物中心。
2022年,愛馬仕入駐鄭州大衛城,創下了開業當天銷售一億元的傲人成績。在這背后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當初愛馬仕有入駐意向之后,要求將選址在大衛城的門店一樓和二樓打通。但這需要改動商場原店面的結構,涉及到工程安全、消防安全等問題。金水區在充分了解需求的情況下,緊急調動相關部門研究方案,最終在2個月內完成改造,之后才有了愛馬仕的在鄭州的閃亮登場。愛馬仕方面的負責人也驚嘆于金水區的速度,他說道:“以我們在南方發達地區的經驗,需要九個月才能完成審批、設計和施工,沒想到在鄭州兩個月就全部搞定了!我們很有信心把大衛城店打造成中國的標桿門店。”
金水區成為鄭州消費核心區域
正是在這樣的極致服務下,2022年,金水區引進了17家國際高奢品牌的華中首店,以及70家河南首店。除此之外,還形成了東風路天旺商圈、金水北特色商圈、金科智慧城科創商圈等5個具有區域消費帶動力的新興活力商圈。
在商圈基礎上,培育了農科路酒吧一系街、鄭州1948主題街區、健康路網紅夜消費、海灘街歷史風情等一批特色商業街區。其中,農科路酒吧一條街主要以娛樂、美食、體閑三大類業態為主,緊扣打造夜間消費經濟的特色街區,年均接待客流量近千萬人次,總營業額超3億元。豐富多彩的商業形態,拉動金水區現代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200億元,占經濟總量比重超65%。
活力金水·創新創業之都
作為城市的中心城區,金水區現有商務樓宇近三百座,這些寫字樓里容納了大量的創新型企業和創業公司。2022年金水區市場主體新增5.4萬家,總量突破30萬家,占全市1/5。
“高質量發展需要產業的支撐,只有堅持創新才能為產業發展提供驅動力。”鄭州市委常委、金水區委書記張紅偉表示,“基層黨委政府就是要通過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政策服務創新、模式創新等,構建一個適宜企業創新、創業者發展的生態環境。”
金水區擁有大量的科教資源,區內基礎設施完善,對資本、人才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新的時期,創新回歸都市已經成為趨勢,金水區順勢而為,提出打造城市創新中心,包括創新社區、創新街區、創新校區、創新園區、創新樓宇等。
實施創新創業大孵化器戰略,推動項目、人才“雙招雙引”,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金融”全鏈條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完善“微成長、小升規、高變強”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建成投用“數智金水產業大腦”,創新實行科技企業“三免一全”服務全覆蓋(即數據免報即清、政策免查即知、獎勵免申即享,企業全息畫像)。
圍繞做活做優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金水區出臺《關于促進“創新智城·品質金水”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分別從開放、創新、人才、資金、產業、園區等維度,推出專項扶持政策。
截止2022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723家、科技型企業2339家、科技類企業4.4萬家,研發平臺增加到471家,新培育國家和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221家,領跑全省。集聚了全市20%的研發平臺、21%的科技型企業和17%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兩年的平均增速分別達31%、26%、44%。
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91億元、增長76%,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8.9件、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7倍,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3億元突破至91億元,數字經濟規模占比突破42%,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6.5%。
在全國212個“雙創”示范基地年度專項評估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第2名,連續兩年穩居全國創新百強區第8位,獲批全省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地理標志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生物農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鄭州金科“智慧島”獲批全省15個“智慧島”之一。形成了“草、灌、喬一體化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體系。
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金水區創設“千企萬戶”金融專項支持計劃,由政府擔保,企業可以進行無抵押貸款,先后為超2萬家市場主體,提供了上百億的金融活水。
“我們發現很多小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為幾萬元的資金缺口,發不下來工資,造成人員流失、項目擱淺的,非常令人惋惜。通過我們區政府的信用擔保,去年一年就撬動了40多億元的資金,區里僅補貼了1500余萬元擔保費用,讓很多中小企業渡過了難關,這個錢是真正花在了刀刃上。”鄭州市委常委、金水區委書記張紅偉說。
蜜雪冰城門店遍及全國 走出國門
在各種要素的保障下,三年疫情期間,金水區逆勢新增了市場主體12萬家。培育蜜雪冰城成長為全球獨角獸企業第63位,門店近2.6萬家,帶動50萬人就業,鏈接20萬農戶,并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扶持UU跑腿覆蓋全國176座城市,幫助眾誠科技順利登陸北交所、成為全省首家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主板上市公司。
“蜜雪冰城這一杯茶凝結的是鄭州這個城市的文化和故事,它現在帶著我們的期盼走向世界了!這充分證明金水區也能誕生偉大的企業,除了蜜雪冰城之外,還有我們的鍋圈食匯和眷茶,都是很有潛力的企業。”對于這些扎根金水區的企業的發展壯大,鄭州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張紅偉很是自豪,“我們的城區能讓創業者有所收獲、有所成就,這是我非常高興的。”
品質金水·幸福生活標桿
金水區常住人口161萬,在走向現代化國際化的同時,還要讓每個人在金水區都收獲成就感和幸福感。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需要聚焦事關人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的每一個細節,這包含生活環境的改善、精神面貌的提升與更強的歸屬感等等,這與“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內涵一致。
“我們的目標是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區,讓所有人在金水區都得到發展和收獲。”鄭州市委常委、金水區委書記張紅偉說,“通過城市的有機更新,盤活和改善現有資源,更全方位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服務。”
貫穿鄭州市區的東風渠,是1958年鄭州人民全上陣用義務勞動開挖的引黃灌溉渠,如今已經是城市的重要元素。近年來鄭州市不斷加大治理力度。2021年,金水區主動請纓,希望將東風渠金水段作為試點,打造成具有親水休閑功能的城市品質綠廊。金水區先后投入一億元,就地取材,利用河道開挖的土方,設計了微地形,讓以往筆直的河堤路有了曲線,增加了河道的層次感。河道兩旁種植了中山杉,這種植物可以浸泡在水中生長,形成水上森林的景觀。水上森林一側,設計了很多親水棧道,可以讓人們走進“水中”賞景。
“我們的初衷就是在這里打造一個集城市文化、休閑運動、賞景休憩于一體的濱水景觀帶,我們設計的時候把安全問題考慮得更細一點,讓家長和孩子們可以真正親近水、親近自然,而不是用欄桿圍起來,以人為本就是要盡可能把城區里的一切資源都拿來為人民群眾服務。”鄭州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張紅偉說。
在城區沙口路黃河路有一處俄式工業風格的舊廠房,占地一百余畝,其前身是鄭州油脂化學廠,主要生產風靡于上世紀的“中州”牌肥皂,這也是刻在“老鄭州”們心中的城市記憶。金水區通過招商引入文旅運營公司,依托老舊廠房,在保留其建筑特色的前提下,將其改造為兩個園區,分別為密登堡文化園和鄭州記憶?油化廠創意園。
進行城市更新,老式廠房改造成潮流消費基地
規劃設計了戶外夜經濟中心,潮流音樂體育公園,國潮青年、運動青年文化雙創基地,常態運營戶外音樂嘉年華,品牌美食節,動漫展示,國潮電競,極限運動,街舞涂鴉,科技體驗,集裝箱酒吧等休閑消費基地。2023年一季度油化廠創意園入駐商戶 100 余家,市集攤位約50 余家,帶動就業人數3000 余人,餐飲、攝影、娛樂休閑、網絡直播等,這里成為了充滿城市記憶的網紅打卡地。五一小長假期間,每天人流量達萬人以上。
城區生活便捷、物質文化供應充分的同時,還需要本著實現居民美好生活的目標,發揮多元主體作用,通過有效的社會治理,實現完善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推動社會有序和諧發展的任務。金水區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建立“綜合采集、多方共享、動態更新”機制,實現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共享共用、關聯比對、綜合集成,形成全區統一、快速核查、精準識別的數據分析和輔助決策能力。系統化打造數字化網格服務管理體系,讓 “數字+”與“網格化”真正融合,形成制度、主體、行動、技術互相促進的基層治理格局。
金水區統籌考慮轄區各街道位置、面積、居民構成和城中村改造等因素,將綜治、信訪、民政等多類基層治理網格合并統一,劃分17個一級網格、214個二級網格、956個三級網格,繪制電子地圖、統一編號賦碼,明晰網格邊界,實現了“區—街道—社區—網格”相互貫通,讓網格長“一屏觀全域”,準確掌握網格內整體情況,提升快速、靈敏的指揮調度、協同處置各種問題的能力。
處于二七商圈的杜嶺街道建設了集黨建活動、政務服務、助企惠企、職工服務、便民辦事“五位一體”的商圈黨員服務中心,設置了助企大廳、企業家會客廳、暖心驛站、紅色劇本殺體驗館、創客空間、紅色學堂等6個功能館室,組建黨務、金融法務、執法管理、市場監管、治安保障、慈善志愿6支駐商圈服務隊,通過上門走訪日、企業家懇談日、政銀企對接會等形式,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企業在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黨建鏈”帶動“社會治理鏈”,讓每一個在區內工作生活、創業發展的個體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省心和放心。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翠 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