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氣溫迅速上升,綠化進入了早夏養護忙碌時期。經開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澆水、病蟲害防治、修剪、清潔等多項舉措,解決養護“難題”,科學推進夏季綠化養護工作,持續提高經開區綠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澆水促生長。夏日土壤水分流失加速,為滿足苗木在日常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經開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根據苗木生長習性、種植位置科學制定澆水計劃,如不耐旱、新栽植苗木,進行重點澆灌,滿足植物水分需求;耐旱植物,根據天氣、土壤情況適當的間隔澆水,避免水資源浪費。同時,合理安排澆灌時間,采取機械噴灌和人工澆灌相結合的工作方式,避開交通高峰和午間高溫日曬,避免葉面燒灼、減少水分蒸發,確保夏季苗木生長旺盛。
病防守綠意。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根據往年夏季病蟲害發生情況及病蟲害的種類,切實加強病蟲防治工作。在防治過程中,避開上下班人流密集時間噴藥,夜間利用霧炮車進行藥物防治,做到防治無盲點、無死角,把各類病蟲害消滅在萌芽階段,守護綠化成果。
精修換新顏。結合苗木類型、生長習性,全面開展夏季苗木修剪整形工作。以“整齊、優美、生態、安全”為原則,確保喬灌木修剪后層次分明、整齊劃一、通風透光,樹形優美;綠籬線條流暢、三面平整、輪廓清晰;球形植物豐滿圓潤,造型優雅美觀;草坪均勻平整,綠意盎然。修剪過程中形成的垃圾隨時清運,嚴禁隨處堆積,保障作業現場干凈整潔。
清潔還本色。經開區在作業質量和效率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綠化保潔標準,每日對衛生死角實行“地毯式”排查、清理,尤其是隱藏在綠籬中的落葉、垃圾;定期對游燈、廊架、座椅、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進行擦拭、維護,每周利用晴天天對綠化帶進行沖洗1-2次,還原植物本色、凈化空氣質量,全力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潔凈、舒適、綠色的城市環境。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賽華 魯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