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西方國家援烏裝甲戰車“25%至30%被摧毀”!

          2023-06-15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俄總統普京13日對俄戰地記者表示,烏克蘭開始組織反攻以來,烏軍至少損失了160輛坦克和360輛各類裝甲車。這一戰損數大約是西方國家軍援烏克蘭裝甲戰車的25%至30%。而這只是烏克蘭反攻以來損失的西方軍援主戰裝備的冰山一角。為什么西方援烏裝備戰損比例這么高?俄專家認為西方裝備“水土不服”,也有一些外媒和專家認為,俄方改變戰術是重要原因。

          超1/4西方援烏坦克裝甲車戰損?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總統普京13日對記者表示,烏軍在前線任何一個區域發動反攻的過程中都未能取得成功,都蒙受了重大損失。正如俄羅斯所期望的那樣,美制“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和德制“豹”式主戰坦克被俄軍摧毀后“美妙地燃燒”。普京還補充說,俄軍不僅摧毀了北約制造的裝備,還摧毀了一系列蘇制裝備,“我想說,(西方國家對烏)提供的裝備中有25%至30%已被摧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3日稱,上周六,俄國防部表示,烏軍在試圖向南頓涅茨克和扎波羅熱方向發動襲擊時,損失了4輛“豹”-2坦克;上周日,烏軍又損失了3輛裝甲車;上周四,俄軍擊毀了3輛德國制造的坦克;上周二,擊毀了8輛德國坦克。烏國防部長稱,到5月底,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約60輛“豹”-2坦克。

          2月,烏軍士兵在波蘭接受“豹”-2坦克操作訓練。

          而據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13日報道,開源調查組織Oryx根據現有照片和視頻確認,烏克蘭已經在反攻過程中損失了16輛美制“布雷德利”步兵戰車,2輛“豹”-2主戰坦克在戰斗中被摧毀,另有2輛被遺棄。

          長期跟蹤俄烏戰事的推特賬號Ukraine Weapons Tracker8日發布消息稱,在對扎波羅熱的襲擊中,俄軍首次摧毀了一輛烏軍“豹”-2A4坦克。歐亞時報網站的文章稱,這是援烏“豹”-2坦克“第一次記錄在案的損失”。美國福布斯網站也以“視頻不斷流傳,德國‘豹’-2坦克據稱被摧毀”為題進行報道,不過文章對于俄方給出的證據持懷疑態度。

          俄軍發布的西方援烏坦克裝甲車被炸毀的畫面。

          西方援烏坦克、裝甲車輛的大規模損失,打破了西方坦克、裝甲車的“不敗神話”。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西方這些坦克、裝甲車輛在以往和一些缺乏體系支撐的弱小國家裝備的蘇/俄制裝備的對抗中往往占據上風,在西方媒體渲染下,逐漸形成性能獨步天下的“神話”。這次在俄烏高強度沖突中,立刻現出了原形。

          烏軍坦克、裝甲車輛遭遇俄軍全方位打擊。張學峰認為,首先是空中打擊。烏克蘭地面裝甲分隊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前突,很快遭到俄方直升機的超低空獵殺。俄空天軍的卡-52、米-28直升機使用新型反坦克導彈,可以在8-10公里,甚至更遠距離狙殺烏克蘭地面裝甲分隊。在這個距離上,烏軍的坦克裝甲車輛奈何不了俄羅斯攻擊直升機,只能成為靶標。“豹”-2A6坦克在遭遇輕巧的巡飛彈打擊時,同樣表現不佳。俄方“柳葉刀”巡飛彈可以命中“豹”-2坦克尾部彈藥艙,引燃彈藥。此外,西方高端主戰坦克,同樣沒有防住最簡單的反坦克武器——地雷的打擊。

          防空導彈接連遭“斬首”

          西方提供的另外一類高科技裝備——防空導彈也出現損失。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2日報道稱,5月中旬,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打擊摧毀了在基輔的“愛國者”防空系統。兩周后,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又稱,在過去幾天里,俄軍在基輔又摧毀了“愛國者”防空系統。而最新俄軍公開的信息顯示,德國提供給烏克蘭的IRIS-T防空系統被俄軍擊毀。此前,一些西方媒體對于俄宣布擊毀“愛國者”導彈系統持懷疑態度,不過近期無論西方媒體還是烏軍確實很少透露援烏“愛國者”的最新戰果,這也給外界留下了猜想的空間。

          對此,張學峰表示,面對西方先進防空系統,俄方進一步優化了防空壓制戰術。先是俄航空兵從安全距離發射滑翔制導炸彈或導彈對烏軍前線目標實施打擊,迫使烏軍將防空系統部署在靠近前線的地方進行防御。然后,俄軍發射“柳葉刀”巡飛彈,瞄準這些防空系統。這種情況下烏防空系統會陷入兩難——如果不擊落俄滑翔炸彈、打擊俄空襲飛機,重要目標就會被擊中。如果試圖擊落俄軍空襲武器,自身防空系統可能會被摧毀。

          此外,之前屢試不爽的一些武器裝備,作戰效能也大打折扣。之前,西方渲染“海馬斯”制導火箭彈給俄軍造成重大殺傷,但近來這種武器對俄軍的威脅似乎降低了不少。據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5月10日報道,俄防空系統“已學會如何擊落這些武器”,并對其進行有效電子干擾。俄空軍特種部隊司令部防空導彈部隊前負責人謝爾蓋·哈特列夫稱,俄羅斯可以用自己的電子戰系統壓制衛星導航信號。報道稱,俄軍研究了“海馬斯”火箭彈的飛行軌跡,計算了其飛行方式、速度和距離。也就是說,完全掌握了這些火箭彈的飛行特性。最終有80%以上的火箭彈被擊落。俄羅斯S-400、S-300、“山毛櫸”等防空系統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CNN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最近幾個月,俄軍越來越頻繁地使用電子干擾系統癱瘓烏軍的“海馬斯”系統,美烏技術專家不得不尋找優化抗干擾軟件的方案。

          西方武器水土不服?

          面對一些西方武器裝備在烏軍反攻作戰中表現不佳,有西方專家認為,這是因為俄羅斯改進了戰術。據美國《軍事時報》網站12日報道,俄軍從之前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并改進了武器和戰術。俄羅斯在1000公里的前線建立了堅固的防御工事,準備好電子戰武器,以減少烏軍在戰斗無人機方面的優勢,并將重型炸彈從龐大的冷戰時期武器庫存變成精確制導的滑翔彈藥,能夠打擊目標而不會使戰機處于危險之中。

          報道稱,英國退役將軍理查德·巴倫斯表示,俄軍方已建立了“教科書”式的防線,并在去年秋天從哈爾科夫和赫爾松地區的大片地區撤退后調整了戰術。他認為,俄羅斯對抗和使用無人機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俄軍已吸取了將指揮所和彈藥庫等關鍵設施部署在火炮射程之內的教訓。

          據《俄羅斯報》14日報道,俄羅斯至少繳獲了一輛德國“豹”-2A6坦克。這是北約向烏軍提供的最先進陸戰裝備。西方損失這樣一輛現代坦克很敏感,特別是這輛坦克被當作戰利品繳獲。俄羅斯可從中受益匪淺,德國坦克將被移交給俄國防工業進行研究,有助于俄羅斯了解西方坦克的防護能力,研發新的裝甲車輛殺傷武器。

          也有俄專家認為,西方武器表現不佳是“水土不服”。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13日援引俄退役上校阿納托利·馬特維丘克的話稱,西方提供給烏軍的武器裝備不適合“特別軍事行動區”的地形,一旦遇到地形變化或更復雜的地理狀況,它們就深陷其中,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并被俄軍擊中燃燒。俄軍事記者亞歷山大·科茨稱,西方提供的這些技術裝備本身看起來相當不錯,但裝備型號太雜對基輔不利。目前,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德國“豹”式坦克、英國“挑戰者”坦克、美國“布雷德利”步戰車和法國AMX-10RC。每款裝備都需要一套維修工具、維修技能和訓練有素的維修專家。后勤保障工作的復雜性大大降低了烏軍部隊的效率。因此在作戰行動中,烏軍現有的蘇制T-64和BMP-2裝甲車表現比“豹”式和“挑戰者”要好得多。

          俄防空部隊博物館館長尤里·克努托夫稱,俄軍知道反坦克導彈系統應該攻擊哪里,或應該向哪里發射炮彈,以確保癱瘓或摧毀坦克。

          張學峰認為,這體現出高烈度沖突中,在面對多樣化威脅時,組織進攻性作戰的復雜性,需要協調好工程兵、炮兵、坦克兵、步兵、防空部隊以及空中力量的行動,即便單一武器某項參數有優勢,也很難和“體系之力”抗衡。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