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023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中原行”活動在鄭州啟動。連日來,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的19名學子,在鄭州多地參觀采訪,深入體驗河南厚重文化的同時,也觸摸著這片土地現代化發展的強勁脈搏。
此次“中原行”活動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河南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活動圍繞“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主題開展,豫港兩地青年學子組成采訪團,用一周時間走進鄭州、焦作、三門峽等地,聚焦“文明探源”“改革開放”“科技創新”“文旅文創”等,多方面感受中原大地山河壯麗與經濟民生發展,領略民風人情和歷史文化。
據了解,“范長江行動”于2014年由《大公報》發起,每年組織香港傳媒學子重走范長江之路,為他們提供采訪、體驗、思考和寫作的機會。自2017年開辟中原行以來,已有120余名香港、河南學子參訪了鄭州、開封、洛陽、南陽、新鄉、焦作、安陽、鶴壁、商丘、周口、許昌、漯河、濮陽等地市,產生了非常好的反響。
鄭州古老又現代,香港學子忍不住作詩一首獻給她!
6月26日,是本次“中原行”的第一站,這一天雖然天氣炎熱,行程緊湊,但同學們熱情高漲,興致盎然。
在新鄭黃帝故里,大家尋根問祖,并進行了拜祖儀式;在專供大灣區的新鄭市盈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家深入田間地頭,與正在收割蔬菜的工人親切交流,也了解到了這里的蔬菜是如何走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菜籃子”的;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訪團參觀了國內唯一一家紅棗博物館;在高科技企業鄭州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大家感慨于鄭州航空港區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生動有趣的戲劇情節與最前沿的科技手段相結合,將浩瀚的中華文明史呈現在大家面前……
從古老厚重的中原文化,到最前沿的科技創新,豫港兩地青年學子用心去感受,他們用鏡頭和筆記錄下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瞬間,都在清晰地講述著鄭州這座古城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快速發展。
“沒想到坐高鐵這么快!這么便捷!我在高鐵上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甚至叫了一份外賣直接送到高鐵上。”目前正在格林威治大學攻讀MBA學位的香港同學黃啟銘說,他對此次中原行充滿了期待,從香港到鄭州的路上,他就收獲了不小的驚喜。
第一天的行程中,給黃啟銘印象最深的是戲劇幻城內的表演:“太震撼了!燈光、舞美都那么漂亮,一個小時的時間呈現出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這樣的表演非常形象,非常生動,這樣的記憶美好而難忘。”隨后參訪少林寺,更是讓小時候學過武術的黃啟銘激動不已,“機會太難得了!這次鄭州之行處處震撼心靈!”
“千年古都鄭州城,文脈傳承盡壯麗;現代風貌展新姿,發展腳步不曾遲。”今天下午,離開鄭州踏上下一行程的黃啟銘忍不住為鄭州這座既古老又現代的城市作詩一首。
位居天地之中志在全國全球,這份擔當讓人佩服
6月27日,“2023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中原行”活動走進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保稅集團及神農種業實驗室進行參觀和采訪。
正在進行性能測試的客車一輛輛疾馳而過,高環試車道上的驚險瞬間讓人不由自主屏息凝神;整潔的車間里,工人在各自的工位上有條不紊地作業;電子大屏上可以看到,宇通正在對銷往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車輛運營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宇通園區內、展廳里處處都彌漫著“科技的味道”,令人不禁連連感嘆。
近年來,宇通不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著密切合作,產品更是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了解,宇通已連續20年國內銷量第一,截至2022年底,全球累計銷售新能源客車超17萬輛,產銷規模全球領先。參觀過程中,香港學子們一邊興致滿滿地聽著講解,一邊認真做著筆記。
“參觀宇通客車的感受真的很奇妙,我平時經常坐這種公共交通巴士,但不知道它背后的原理這么復雜,我看到那些工人把一個里面什么都沒有的外殼模型,經歷非常繁瑣的過程,一個工序一個工序慢慢地去完成,最終變成了我們乘坐的客車和巴士,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香港學子戴清瑩說,“了解完公司的歷史,體驗過無人駕駛“小宇”和VR駕駛后,讓我愈發地覺得,我們國家真的很偉大,科技發展真的很迅速,期待能在更多國家和世界舞臺上看到宇通客車的身影。”
“一路上,聽到香港學子的一聲聲‘哇塞’‘好酷’‘奇妙’的驚嘆,我非常高興。”鄭州大學2022級博士研究生牛斌花認為,豫港學子一同走訪中原重地,交流學習,有助于雙方站在全新的立場考慮問題,進行多思維聯動,拓展視野。
“第一天聽到港生對河南的印象,知道他們對河南還有一些誤解,這兩天的參觀,明顯感覺到他們對河南的印象在慢慢改觀,就連我,真正走進合晶硅、鄭煤機、宇通這些企業,還有神農種業實驗室,看到他們位居天地之中、志在全國全球的勇氣和擔當,佩服得不得了,自豪得不得了!”
有太多想了解的內容,需要時間慢慢體驗
采訪團中有一位身著漢服的學子格外醒目,她是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四年級的學生陳詩琦,癡迷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她告訴記者,她從中學的時候就開始了解漢服了,隨著對漢服的理解和認識越來越深,想穿它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穿上漢服感覺歷史在自己身上活了”。
此次參訪,來到鄭州星河里·唐宮夜宴實景文化主題街區,讓陳詩琦興奮不已,“真有種走在唐朝街市的感覺”。
星河里是河南廣播電視臺基于唐宮夜宴IP合作的首個文商旅項目,也是全國首家室內水系與華夏建筑結合的文商旅項目,集唐詩、唐飾、唐食、唐樂、唐舞、唐俗、唐購于一體。
在觀看完唐風舞蹈《九州清晏》之后,大家仍然意猶未盡,紛紛上臺與參與表演的青年舞者互動,模仿舞蹈動作、學習標準的插手禮,沉浸式體驗唐朝文化。
唐朝的盛世風采感染著同學們,大家換上漢服,品嘗豐富的傳統美食,全身心融入大唐風采。壓軸大戲會《公主出嫁》更是讓大家沉浸式體驗了一場古風婚禮。
第一次來河南的陳詩琦行前是做了一些“功課”的,但是實地的采訪還是讓她深感“聞名不如見面”,回顧幾天來的行程,她感慨不已:“既讓我了解到了河南古老、厚重的一面,也讓我從不同角度看到了城市飛速發展的面貌。我是文科生,對科技不了解,但在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單是看到滿滿一墻的專利證書,就知道他們非常厲害;還有在中大門,看到設有香港產品專柜非常親切,更沒有想到的是,這里的進口產品價格這么低,大家都忍不住買買買……”
“還有讓我震撼的戲劇幻城的表演,我覺得視覺藝術做得特別好,演員服飾也非常考究,能感覺到導演和編劇在努力把河南的歷史呈現出來。”陳詩琦感嘆說,“畢竟一個小時的時間太短了,而河南的歷史太長了,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講述。我想我今后一定會多來河南,這里有太多我喜歡的東西,想了解的內容,這需要時間去慢慢體驗。”
同樣是第一次來河南鄭州的香港學子林浩星說,此行改變了對河南強勢農業的刻板印象,“這幾天的所見所聞,讓我覺得鄭州作為一個新一線城市,它的發展不亞于華東、華南的沿海城市,我希望有機會可以再來多多了解它。”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蘇瑜?郭韜略/文?見習記者?王夢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