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城市再更新 美好向未來|管城區:古都新生“商”潮涌

          2023-07-0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商都文化+文旅融合+智慧賦能

          管城區:古都新生“商”潮涌

          順城街的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端午節期間,在劉記元宵店門口,女老板手拿新鮮的粽葉,認真地包粽子。人們排著長龍等候購買新鮮粽子,品味傳統節日帶來的快樂。

          順城街,全長不足1000米,是鄭州傳統美食符號的特色街區之一。在這里,陳記老八燒雞、老張記羊肉湯、趙記糕點、趙帥燒烤、五順齋烤鴨總店和清真名店西蘭軒,共同構成美食一條街,生意興隆,“商”潮涌動,美味飄香。

          邂逅管城,人氣爆棚,商“潮”實力出圈,激發城市活力。一個個仲夏夜經濟再點燃,一陣陣商業繁華新景象不斷加持!

          平等街內一處老宅

          “古老商代都城遺址亟待重現往日輝煌”

          “國際商都歷史文化區涵蓋鄭州商代都城遺址片區,從尊重科學、敬畏歷史、注重文脈出發,以國際化視野和前瞻性理念,推動古都新生。”鄭州商代都城遺址項目辦公室負責人宋帥介紹說。

          鄭州商代都城是商朝定都之地、王朝典制開創之地、青銅時代成熟之地、中華漢字尋根之地,在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項目區域是鄭州文化遺產最集中、分布年代最廣泛、內涵最豐富的區域,有3600年的商代都城遺址等文化遺存,是鄭州作為全國八大古都的重要佐證,也是鄭州根之所在、魂之所系。

          “早在10年前,這一區域曾經是私搭亂建的棚戶區,坑坑洼洼,荒草叢生,讓古老都城遺址幾經蒙塵。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切渴望商代都城遺址重現往日輝煌!”家住城南路的陳先生目睹曾經的景況。該區域過去是中心城區最集中的棚戶區,房屋年代久遠,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環境衛生臟亂差。城區面貌亟待改善,城市形象亟待提升,人民群眾盼望美好生活,成為黨委、政府的“首選題”和“必答題”,也是一幅氣勢恢宏的美麗藍圖。

          曾經雜草叢生的南城垣內,現在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大幕拉開

          2016年8月,市委、市政府作出“提速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提出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加速推進以商都歷史文化區為首的“四大文化片區”建設。緊接著,管城區召開商都歷史文化區起步區征遷工作動員大會,拉開商都歷史文化區如火如荼的建設序幕。廣大黨員干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攻堅克難,到年底,基本實現公共片區內征遷工作大頭落地,真正實現了依法征遷、和諧征遷、為民征遷,得到了社會各界和轄區群眾的廣泛贊譽。2019年,依法依規實現征遷清零,征遷面積85萬平方米,住宅6293戶、企事業單位91家,創造中心城區最大面積棚戶區最大體量征遷的“管城速度”。

          還歷史以文化尊嚴,還人民群眾以生活尊嚴。為高標準、高品質做好商代都城遺址核心區規劃,經過10余次市級以上的專家評審會和咨詢會,反復修改完善。2019年11月,商代都城遺址空間規劃方案完成,形成統籌科學的頂層設計“規劃圖”,一體化推進文化保護、民生改善、經濟發展,構建起“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新格局,助推古都新生、老城復興,讓歷史文化遺產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

          3個協同風貌區開街亮相,成為網紅打卡地

          高起點高質量推進商代都城遺址3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全域開發、全景建設。圍繞“一環、一園、六大核心街區、六大協同風貌區”,傾力打造世界級大遺址保護典范、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和國家中心城市高品位文化主地標、城市會客廳。如今,順城街·代書胡同片區、平等街·平等街片區、管城街·衙署片區3個協同風貌區開街亮相,成為網紅打卡地;城南路·阜民里片區等啟動有機更新,匠心打造塔灣古街、亳都古巷、北慶里1926、阜民里等一批特色主題街區,構建“漫游深體驗”全域旅游新場景。

          “保留城市記憶,延續歷史文脈,植入新經濟、新業態、新場景,打造‘新煙火’生活美學引力場、敘事性文化場景體驗街區。”管城區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海路介紹說。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老城蝶變

          管城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發展理念,持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速實現老城蝶變和復興,挖掘文化元素,留住老城的記憶,把城市更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積極導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持續為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蓄勢增能。謀劃建設5個市級小微企業園,金岱智慧產業園簽約入駐企業16家,重點跟進企業80家,金岱數字創新園即將改建完工,智能建筑科技產業園正在籌備開工建設,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華燈初上,流光溢彩。在紫荊山路東大街“黃金十字架”,聚集20多家大型黃金珠寶企業,提升中原珠寶產業軟實力和品牌聚集效應,帶動河南省黃金珠寶產業的整體發展,為中原經濟騰飛增光添彩!

          在南四環的鄭州百榮世貿商城,輻射中部六省、占據河南全省商超供應85%以上的市場份額,形成產供銷一體超強商超供應鏈條,先后榮獲“中原最具影響力市場”“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重點品牌市場”和“全國重點批發市場”等榮譽稱號。在南三環,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格外耀眼。2022年,銷售30198輛,營業額233億元。累計銷售新能源商用車超17萬輛,規模全球領先。建有7個國家級創新平臺、10個行業及省級研發平臺,先后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如今,管城區觀念更新,思想開放,不負韶華,沐浴榮光,定位鮮明,業態穩定,華麗轉身。確立商代都城遺址文化區、管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鄭州南站三大板塊,點燃經濟新引擎,聚焦文旅文創融合,引領經濟蓄勢騰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思俊 通訊員 婁璞/文 李新華 王秀清/圖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