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電詐揭秘⑥|高考后有些人正在盯上你

          2023-07-1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高考結束,考生們輕松走出考場。 正觀新聞記者 馬健/圖

          “我的孩子等了3年,交了4萬多‘入學費’,卻沒能上成大學。”回憶起自己竟然被騙子“忽悠”了三年,沈慧悔不當初。

          又一年高考季落下帷幕。隨著考試結束躁動起來的,不僅是準備放飛夢想的高考生,還有那些潛伏在暗處,蠢蠢欲動企圖利用高考“搞事情”的詐騙分子。

          正觀新聞記者從鄭州市公安局反詐支隊了解到,每年高考后,都是涉高考詐騙案件的高發期,面對騙子們花樣百出的騙局,家長和考生稍不留神就可能上當受騙,不僅造成金錢上的損失,還有可能耽誤入學進度。


          1? ? ? ? ? ? ? ? ? ? ? ?
          小廣告稱能辦理“高考加分項”? ? ? ??


          2022年7月12日,陳邱像往常一樣在自家樓下遛彎兒時,發現有幾個人湊在一起聊天,一聽說是關于孩子高考的事情,陳邱豎起了耳朵。因為自家孩子也正處于高考時期,難忍好奇的她主動上去索要了一個聯系方式。

          家長用鮮花和擁抱迎接考生。 正觀新聞記者 馬健/圖

          通過后續溝通,陳邱得知這個人叫李少健。陳邱先給對方主動打了個電話,表明她想辦事的意向,李少健表示他知道有個人能辦,互相添加微信后,李少建向陳邱推薦了另外一個號稱能辦理“高考加分項”的人。

          7月13日上午,一個微信叫“王老師 擇校入轉學 濟南教育咨詢”的人添加了陳邱,經與李少健確認后,她確定這個“王老師”就是所謂的能辦“高考加分項”的人。

          “你這個拿錢就能辦事兒,一般價格是27萬元。”簡單了解陳邱孩子的的情況后,對方便開始“要價”。經過一番還價,陳邱將價格砍至25萬,對方承諾幫她孩子辦理高考加分項一事,并催促陳邱抓緊時間辦理:“15號之前還有加分的機會,過了就沒有機會了。”

          在轉賬前,陳邱向對方索要了其身份證信息,并要求其開具收條并拍照發送給自己,對方爽快地答應下來。7月14日下午,陳邱向對方轉帳25萬元。7月15日上午,陳邱在聯系“王老師”時發現自己已被拉黑,撥打其電話也提示關機,她終于醒悟過來發現自己被騙,于是向公安機關報了警。


          2? ? ? ? ? ? ? ? ? ? ? ?
          輕信“安排入學”致無學可上


          “我的孩子苦了3年,交了4萬多‘入學費’,卻沒能上成大學。”2022年12月,沈慧向公安機關報案稱懷疑自己遭受了詐騙。

          2020年5月左右,沈慧在家中收到一條短信,對方聲稱自己叫劉老師。可以給孩子安排高考提前批全日制入學。“走這個提前批不用填高考志愿,我可以給你孩子在南京安排學校。”對方聲稱自己每年都能安排很多人入學,沈慧想到自己孩子成績不太好,于是相信了對方。

          2020年5月12日下午,沈慧按照對方要求,用自己的銀行賬戶給對方轉賬14000元作為“入學費用”,然而,沈慧與孩子直到10月也沒收到入學通知書,于是沈慧向對方詢問原因。“最近學校管理太嚴,不好辦入學。”對方如此回答道。

          “你孩子高考完后也沒填志愿、沒去上學,明年我給孩子安排去安徽的學校讀中醫學。”自稱“劉老師”的人又與沈慧商量次年安排學校。沈慧再次相信了對方,2021年3月23日下午,沈慧向對方轉賬22000元作為“補充學費”,對方稱還需要再交5000元,于是沈慧在2021年4月5日下午再次向對方轉賬5000元。

          “現在可以了,你們只需要等待就行,錄取通知書和正常學生一樣會統一寄出來。”轉賬完成后,自稱劉老師的人跟沈慧說。

          2021年7月份,沈慧的孩子仍未收到入學通知書,孩子也未復讀高三。等待期間,沈慧曾多次催促對方,對方均以與之前相似的理由推脫。

          2022年12月9日,沈慧向“劉老師”打電話詢問進度,卻發現電話已無人接聽,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我之前關注過相關的反詐平臺,接受過反詐宣傳,也下載過國家反詐中心APP,可還是一時糊涂,輕信了騙子,結果錢被騙了,也耽誤了孩子上學。”沈慧懊悔地說。?


          3? ? ? ? ? ? ? ? ? ? ? ?
          掉進“花錢可提升學歷”騙局? ? ? ??


          除了傳統高考騙術外,近些年來,“成人學歷提升”也逐漸成為了騙子渾水摸魚的灰色地帶。

          作為北京某教育培訓集團招生辦的員工,在2022年高考結束后張一犯了難。他所在的高考集訓班里,有三名河北的學員落了榜,都找到他吵著要一個說法。

          怎么才能解決呢?張一在手機上刷視頻時,發現了一則關于收費辦理全日制入學的廣告,他趕忙聯系該公司自稱負責學歷報考中心的老師曲越,并相互添加了微信好友。

          曲越稱其公司與河北一些全日制專科院校有合作,可收費辦理全日制專科院校入學,還會簽署內容帶有保證百分百錄取注冊學籍、沒被錄取會全額退費的電子合同。看著對方發來的公司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張一已經相信了大半,他和高考落榜的3名學員商量了一下,又與曲越進行了多次溝通咨詢后,便開始通過其辦理相關事宜。

          “前后我共分兩三次向對方提供的賬戶轉去了24000元費用,交費后曲越還發來了三份電子合同”,張一表示。

          然而到了2022年8月下旬,張一聯系到該公司聲稱合作的院校招生辦,卻被告知并沒有與教育機構合作,并且招生錄取已結束。張一聯系曲越討要說法,曲越提供了其公司主管領導的電話,該主管聲稱原本的學校已經沒有名額,可以幫其改上山西的學校,三名落榜學員表示同意。

          然而,到了9月1日,該三名學員依然沒有錄取信息,張一又咨詢發現所有專科院校均已錄取完畢,才終于發現原來他們上當受騙了,而這個曲越和所謂的主管,都對張一的退費要求推三阻四,甚至不再回復信息。

          正觀新聞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發現,不少經歷與張一大同小異的消費者都曾進行過投訴,投訴內容顯示一些教育機構收費后,并未按照需求幫助消費者向大中專院校報名,而是出現了以各種借口不予退費、扣取上千元手續費、對接人直接消失、機構跑路等情況。

          搜索以往報道可見,這種提升成人學歷騙局亂象已多次遭披露,但仍屢屢有人上當受騙。由于需要提升成人學歷的這個群體自身某些方面意識薄弱(文化層次相對較低),很容易被機構忽悠從而上當受騙。而受害者權益遭受到損害后,維權難度又很大,往往很難再找到相關聯系人,或者需要靠打官司才可能追回款項,費時費力。


          4? ? ? ? ? ? ? ? ? ? ? ?
          警惕多種高考詐騙手法? ? ? ? ? ?


          “高考剛剛結束,廣大考生在享受假期的同時,一定要用學會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避免在朋友圈去曬準考證、信息、身份證信息、成績單等相關個人信息,以免被詐騙分子利用去實施詐騙。”

          鄭州市公安局反詐支隊的宣傳員陳海濤告訴正觀新聞記者,高考結束后,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蠢蠢欲動,需要謹防以下幾種常見的詐騙手段:

          第一種是提前查分詐騙。詐騙分子會向班級群還有家長群去發送一些鏈接,聲稱可以提前查分,讓家長或者考生交費,然后實施詐騙。

          第二種是填報志愿指導詐騙。詐騙分子會冒充招生人員,聲稱他們掌握了大數據信息,可以幫助家長或者考生參謀分數,指導填報志愿,讓家長和學生繳納費用從而詐騙。

          第三種是內部指標補錄詐騙。詐騙分子冒充高校招生人員,稱現在掌握了內部渠道,有內部指標補錄指標,讓家長或者考生購買這些指標。

          第四種是郵寄虛假錄取通知書詐騙。這種詐騙套路是非常專業的,他們會偽造相似的高校logo、校徽、招生圖片,然后給考生或者家長郵寄假冒的錄取通知書,讓家長或者考生提前繳納學費,然后實施詐騙。

          第五種是申請助學金詐騙。詐騙分子也是冒充招生人員給考生家長電話,聲稱考生符合領取助學金的條件,讓考生或者家長繳納保證金預定名額,實施詐騙。

          對此,警方也提醒廣大群眾,任何與高考、升學等相關的信息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可以向學校招生辦、自己學校的班主任等去核實信息,不要總想著走捷徑,也不要相信陌生短信、電話、網絡中來源不明的信息,如果收到一些陌生的電話或者短信,只要跟轉賬打錢有關,不要輕信。一旦被騙,一定要及時報警并保存證據交給警方。

          (文中受害人均為化名)

          正觀新聞記者 古晨茜 岳炎霖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鄧紅超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