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提醒:科學認識猴痘,遇“痘”莫恐慌!

          2023-07-15 來源:健康鄭州 分享到:

          近日來,河南省鄭州市衛生健康熱線12320多次接到群眾關于猴痘的咨詢電話,為打消群眾疑慮,帶大家科學認識猴痘,鄭州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大家:猴痘不可怕,遇“痘”莫恐慌。

          什么是猴痘?全球流行形勢如何?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1958年猴痘病毒首先在猴子的痘液中分離,1970年剛果報道了第1例人類猴痘病例,既往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來,在歐洲、美洲等多個非流行國家及地區出現了猴痘暴發,并出現了人際傳播。猴痘疫情在去年8月份達到高峰,之后呈現下降趨勢,去年年底已達到較低水平。

          猴痘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是什么?

          猴痘的主要傳染源是感染猴痘病毒的動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猴痘病毒主要通過黏膜和破損皮膚侵入人體,人與人可以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亦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都屬于正痘病毒,因此,既往未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群對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猴痘主要有哪些臨床表現?預后如何?

          感染猴痘病毒后潛伏期多為6~13天,也可長達21天。發病早期會出現發熱、寒戰、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驅癥狀。之后,可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出現淺表淋巴結腫大。發病后1~3天可在面部、四肢、手心、腳掌、生殖器等部位出現皮疹,皮疹可經歷斑疹、丘疹、皰疹、膿皰和結痂幾個階段。

          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后良好,大可不必恐慌,但對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人員應特別注意,避免發展為重癥。目前國內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癥支持和并發癥的治療。

          如何避免感染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在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因此,普通民眾暴露于猴痘病毒風險較少,不必過于擔心,更不必恐慌。

          有出境需求的人員,應及時關注涉疫地區猴痘疫情信息,盡量避免與嚙齒類動物和靈長類動物接觸。

          普通民眾應潔身自愛,避免與可疑感染者發生不潔性行為,一旦有接觸,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發現發熱、皮疹等猴痘樣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