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蜜蜂停在手背上,它不是在蜇人,而是在為人治病。“這種療法叫蜂療,跟針灸原理類似。人體被蜇后會分泌多巴胺等物質,從而減輕疼痛。”近日,在滎陽市王村鎮許莊村養蜂場,33歲的“養蜂世家”傳人王雪婷說。
大學畢業后,王雪婷從上輩人手里接過養蜂“接力棒”,成立養蜂專業合作社,發展養蜂產業,帶動群眾養蜂致富,拓展新的經營渠道,成為“滎陽市電商創富帶頭人”和滎陽市、鄭州市兩級“文明市民”。
大學畢業繼承祖業成為一名養蜂人
2011年,大學畢業后,王雪婷回到家鄉、回到父親身邊,繼承爺爺傳下來的養蜂事業,做一名新時代的養蜂人,做創新型蜂蜜產品。
2012年,她協助父親王海柱攜手14個養蜂大戶成立了鄭州蜂益農家養蜂專業合作社。在她的努力下,以“先償后補”的政策輻射帶動了省內10個縣市107個鄉(鎮)376戶農民飼養蜜蜂3萬余箱(群),免費為63戶生活困難群眾培訓養蜂技能,贈送170箱優良蜂群,合作社成員平均收入比當地農民收入提高30%以上。
高先生原是貧困戶,2019年,王雪婷教他飼養蜜蜂,并免費給他5箱蜜蜂。現在,高先生已發展出40多箱蜜蜂,成為鄭州蜂益農家養蜂專業合作社社員,并交有社保。提起現在的生活,高先生高興地說:“我現在生活得相當滋潤。”
鄭州蜂益合作社先后入選“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
直播間賣蜂蜜單日最高100萬元
在養蜂場內,兩層小樓已完成框架結構,它承載著王雪婷的夢想——打造電商基地。
隨著網店售賣、電商直播的興起,2014年,王雪婷成立了網絡銷售團隊、直播團隊和電商運營客服團隊。
在多次直播后,王雪婷發現了“流量密碼”——把蜜蜂搬到直播間。并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是溫順的,時常有蜜蜂鉆進衣服里,她趕緊服用抗過敏藥物和維生素,然后繼續直播。
在她的努力下,創造出了單日100萬元的銷售額。2019年,她被滎陽市商務局授予“滎陽市電商創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在她的引導下,周邊越來越多的女性村民走進直播間。今年6月18日,她組織了一場鄉村農副產品說唱走秀助農專場。
“我夢想要用文化創意改變傳統養蜂產業,在未來建設一座蜜蜂觀光工廠,讓科普研學、親子課堂走進甜蜜的蜜蜂王國,讓科技研發為蜂蜜產業升級助力。”談及未來的創業規劃,王雪婷信心滿滿地說,“經過調研,鄭州市周邊還沒有以蜜蜂為主題的兒童科普教育基地,我計劃建設一座蜜蜂博物館和蜜蜂DIY園,讓孩子在享受樂趣的同時又能探索自然的奧秘。”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姚輝常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