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檢17年,他是“業務能手”也是熱心腸
“鄭州好市民”李豪:工作中沖鋒在一線,志愿服務抗疫主動請纓
反貪查案,他是沖鋒一線的干警;公訴席上,他是懲惡揚善的先鋒;綜合業務,他是樣樣精通的行家里手,他就是一級檢察官、“鄭州好市民”李豪。1982年出生的李豪,2006年12月以優異成績考入鞏義市檢察院,17年間,他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嘉獎二次,獲評“全省檢察機關案件管理業務能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公訴席上:
面對30名被告人及辯護人
他有理有據擲地有聲
2016年,鞏義市檢察院受理了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案件涉及多個縣市、200余名投資人、5000余萬元資金。面對20余名犯罪嫌疑人的交叉指證,近200本卷宗材料,李豪及其團隊決定從3條路徑同步推進:一是快速梳理相關法律法規,全面掌握金融專業知識;二是逐一審查卷宗材料,還原刻畫出犯罪行為模式;三是積極引導司法審計,摸清資金歸集和去向。那段時間,他整日“泡”在看守所,逐個審訊犯罪嫌疑人。夜深人靜時,又一筆筆復核涉案資金。最終形成了數百頁的案件審結報告和數十頁的庭審方案。
庭審中,李豪針對30名被告人及辯護人的不同意見,進行了有理有據、擲地有聲的一一回應。案件最終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提起公訴,涉案人員均受到了法律應有的懲罰。他以扎實的專業素養及時地回應了百姓對公平正義的期待。
案件管理:
榮獲全省檢察機關“業務能手”稱號
2017年10月,李豪轉崗至案件管理部門,面對全新的工作,他一邊向前輩請教一邊自主學習,以最快速度掌握工作技能。制定出臺《普通刑事案件受理流程規范》等制度,推動案件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時強化業務數據統計分析,深入開展案件評查工作,共評查四大檢察案件280余件,形成評查報告17份。
2022年10月,李豪在全省檢察機關案件管理業務競賽中榮獲“全省檢察機關案件管理業務能手”稱號。
案件評查:近3年發現35個司法行為不規范問題
工作中,李豪是個愛動腦筋的人,在開展案件評查中,他將案件評查的重點放在由注重程序向程序實體問題并重轉變,通過效率指標看整體,透過質量指標看個案監控,結合數據分析結果,將類案、類問題反饋業務部門,分析、研討問題態勢,規范辦案行為。近3年來,他評查出司法行為不規范問題35個、法律適用問題32個、法律文書問題50個、定罪量刑情節表述不規范12件,向業務部門提出制度性整改意見25條。
這其中,讓李豪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開展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專項評查,他發現,在一起未成年人撤回起訴案件中,其中兩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撤回,公安機關未向檢察院提供兩名犯罪嫌疑人的撤案決定書等法律文書,案件存在流失風險。他及時向案件承辦人詢問相關情況,經多方落實,兩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仍處于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狀態,屬于典型的“掛案”。李豪立即通過承辦人向公安機關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要求立即將兩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移送審查起訴。以此為鑒,公安機關根據檢察建議,對近3年來辦理的刑事案件開展專項整治活動,糾正了一批“掛案”案件。
志愿服務:
“我能做的,是感同身受,無愧初心”
李豪不僅任勞任怨堅守在辦案一線,他還是一位樂于奉獻、充滿愛心的志愿者。疫情期間,他主動請纓,向黨支部提出到疫情防控一線。得知醫療防護用品緊張,他將計劃給孩子購買保險的一萬元錢直接捐助給鞏義市人民醫院用于疫情防控。此后,他并未向單位及他人談及此事。
在李豪辦公桌的第一格抽屜,里面裝滿了各種證書: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鞏義市青年崗位能手……這一份份榮譽,靜靜地訴說著這位檢察干警不平凡的17年。
“我能做的,是感同身受,無愧初心。”李豪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