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京津冀等地出現持續性強降雨主要原因是什么?東北強降雨和京津冀面臨的有何不同?臺風杜蘇芮帶來的影響多久結束?臺風“卡努”會影響我國嗎?還會造成京津冀強降雨嗎?采訪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就近期天氣最新情況進行解讀。
8月2日,在北京市房山區的京港澳高速琉璃河出口,受災群眾乘坐沖鋒舟前往轉運車輛乘車點。
京津冀等地持續性強降雨的主要原因
1.水汽條件異常充沛。“杜蘇芮”本身攜帶了大量水汽,其東側與副熱帶高壓之間的東風、東南風顯著增強,同時位于西太平洋上的今年第6號臺風“卡努”的生成發展,使得東南氣流遠距離將高濕高能的水汽一路暢通無阻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華北平原,并形成與臺風環流本身的偏南、西南氣流匯合的局面。
2.高壓壩與地形的阻塞作用延長了降水持續時間。北上的豐沛水汽進入華北平原,遇到了太行山和燕山山脈的阻攔。同時,華北以東海區的副熱帶高壓逐漸西伸,與大陸上的蒙古高壓逐漸打通,在華北北部形成了“高壓壩”,攔截住“杜蘇芮”殘余環流北上的腳步。高壓壩與地形的阻塞作用給暴雨天氣系統的長時間維持創造了條件。強降水持續時間長是形成極端降水的根本原因。
3.太行山及燕山山脈的地形抬升作用導致降雨集中增強。臺風環流北側的偏東風急流及副熱帶高壓西南側的東南風急流,攜帶大量水汽與太行山山脈發生正面交鋒,水汽受地形阻擋抬升,集中在沿山和山前地區觸發對流并形成極端強降水。
東北強降雨已經開始,和京津冀面臨的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東北地區2至4日的強降水與前期華北地區的強降水均受副熱帶高壓環流的影響,由副熱帶高壓外圍的暖濕氣流提供水汽,雨帶位置均相對穩定。不同之處在于,華北處于副熱帶高壓西南側,東北地區處于副熱帶高壓西北側,東北地區的降水有冷空氣直接參與,對流性更強,會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降雨結束是否就意味著危險遠離?洪水過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強降雨雖然結束,但受前期強降水影響,土壤、山體含水量飽和程度高,且次生災害具有滯后效應,未來一段時間仍需高度警惕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另外,部分流域、水系洪水消退需要一定時間,也需關注洪水、內澇等風險。洪水過后應注意飲食衛生,做好清潔消毒,謹防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