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孤島不孤,3000多人的救援隊伍來了……

          2023-08-0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8月2日晚,王強拿著剛充到10%電量的手機,站在5樓樓頂打開手機,無數同事朋友發的信息涌來,他看了一眼,找到了父親和妻子的電話,“我很安全”。彼時,王強所在的樓仍被洪水包圍,但他知道救援的隊伍很快將到達。

          路口的救援隊伍

          8月3日,涿州市范陽東路與騰飛大街的交叉口,這里擠滿了救援隊伍。在獲救村民的帶領下,一艘艘皮劃艇駛入泛黃的洪水中,救援涿州市刁窩鎮下轄村莊的被困村民。路邊的兩側,村民們在淤泥堆積的高坡舉著村莊的牌子,呼喊著獲救村民,有的村民則站在路旁焦急等待著被困親屬……

          刁窩鎮,地處涿州市東部,屬沖積平原,西部地勢較低,北拒馬河、白溝河流經此鎮。北拒馬河境內長10千米,白溝河境內長9千米。截至2011年末,刁窩鎮耕地面積5.32萬畝,是典型的農業大鄉,素有“萬畝大蔥之鄉”和“萵筍之鄉”之稱。這里的主要自然災害便是洪災,每年集中在8-9月。

          此次,受近期持續降雨和上游洪水過境影響,河北涿州市防洪形勢嚴峻。而刁窩鎮處于蘭溝洼蓄滯洪區和小清河蓄滯洪區的交匯處,截至8月3日,刁窩鎮轄區的刁窩一村、刁窩二村、刁窩三村、刁窩四村救援工作仍在繼續。

          困在建筑工地的人們

          王強是五礦中冶在該地一項目的職工,在洪水到來前的幾日,他們就已經連著3天給已竣工的小區地庫排水。王強記得,8月1日那天,一陣陣的暴雨,如同瓢潑,地下室的積水超出了他們排水的能力。他們接到了撤離的通知,前往另一個未竣工的樓里。在撤退的隊伍中,有一人腿腳不好落在了隊伍后面,王強和另外一名同事回去,一起把他拽到了樓上。

          王強說,洪水到來是在那天的下午2點左右,一開始水位上漲較慢,一個小時后,水位就到了腰部的位置。這棟樓地勢相對較高,他們聚集到了4、5樓,來到這里避險的人員人數并沒有具體統計,除了有項目部的48位管理人員,還有工人,還有從附近過來的村民。

          被困的項目部人員聯系了公司、安監站、開發區管委會請求救援。王強回憶說,被困的那兩天,突然沒了信號,手機沒電,沒水,焦慮的情緒蔓延開來。

          公司和當地政府組織了多艘皮劃艇,前往被困的樓層,由于人數較多,救援人員帶來了發電機和救援物資,保證和外界聯絡暢通。王強稱,最先走的一批是當地村民中的婦女兒童,已于8月2日撤離。

          8月2日晚,王強在樓頂和家人通過電話,第二天清晨,他被救走了。他看到一批批救援人員趕到,心里充滿了感動。

          去救援的途中并不順利,洪水沖倒了路障、鐵質圍欄和旗幟,劃破了幾艘皮劃艇,施工現場被洪水覆蓋,情況十分復雜,救援艇往返一趟就需要耗費一個小時。王強選擇留在了救援人員的集中點,給武警官兵和救援隊充當向導。“我們幾個人來回給大家帶路,逐漸大家知道了那棟樓上有被困人員。”王強說。“昨天大概救出去了130多人,剩下的基本上應該在8月4日上午就能救完。”

          3000多人的救援隊伍

          在范陽東路與騰飛大街交叉路口處,寬闊的道路上擠滿了參與刁窩鎮救援的隊伍,這里與2天前已大不相同。2天前,路口這里的積水漫過腳踝,救援人員只能趟水行走,而在8月3日這天,路口處的地面積水已經退去,被積水圍困4天的刁窩鎮也迎來了越來越多參與救援的力量。

          河北武警總隊參與救援

          從高處望去可以看到,路面上有條不紊地穿梭著各類人群,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力量與當地居民心連心,只為了一個共同目標——營救刁窩鎮下轄村莊的被困者。

          8月3日下午13點40分,來自河南焦作斑馬救援隊的隊員遆亮已經開著皮劃艇進入刁窩鎮來回了8次,而據他所說,他所負責參與營救的刁窩四村仍有很多人被困在村莊里。“我們在這調整一下,給皮劃艇加點油,晚點還要進去救人。”今天是遆亮來到涿州參與救援的第3天,據他介紹,來到涿州參與救援的焦作斑馬救援隊隊員約50人,到達后經過簡單的休整,他們就來到了救援現場支援。遆亮稱,8月3日,此次參與刁窩鎮下轄村莊的救援人員約3000多人,而進入洪水救援的估計有2000人左右。

          2天中令遆亮印象最深刻的是3日上午參與的一次救援,他們救出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孩子被救出時已經瀕臨病危。“進去時屋里都是水,他們也不能抱著孩子來回跑,只能坐在桌子上,畢竟誰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大洪水下來。”遆亮描述說,被救出的人員都有一些“心理恐慌”,而被救出后,這種狀態就會逐漸消失恢復到正常。

          8月4日,遆亮將會迎來特殊的一天,這天是他的生日。“我是個退伍軍人,建軍節那天來到這里參與救援,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節日”。8月3日下午,河北武警官兵到達了現場參與組織救援,這讓遆亮對于救援工作更是充滿了信心。

          救援的困境

          8月3日下午,洪水水位再次上漲。身著迷彩服的武警趕至范陽東路與騰飛大街交叉口,與救援隊伍共同參與營救。激濁的湍流試圖阻擋每一艘試圖進入村莊的皮劃艇,探路的救援人員只得無功而返。不少隊伍處于待命狀態。

          救援隊員們泡得泛白的雙腳

          焦作斑馬應急救援隊忙碌了一個上午,暫時休整隊伍。隊員們的雙手被勒出一條條血痕,隊長周新國撩開上衣,背后布滿了因潮氣過重生出的密密麻麻的紅斑,附近充當志愿者的村民在一旁幫忙擦藥。另外一名隊員的雙腳被泡得泛白,用手揭去了表層的皮膚,絲毫沒有痛感。

          范陽東路與騰飛大街交叉口距離刁窩鎮僅有10公里,往日的平坦大道如今布滿了積水,而穿過這條道路也充滿了挑戰:途中地勢高低不平,約3公里左右的陸地,救援人員需要拖行皮劃艇前進。洪水湍急,小型皮劃艇動力不足,很難穩定前行。而村子內部更是多巷道,進入被困人員家里,大型皮劃艇難以調整位置,小型則動力有限。

          8月3日上午7點多,周新國和另外5名隊員拖著一艘皮劃艇進村救援,他們返回時已是11點。“10公里的距離,平時來回約40分鐘,這次花費的時間是平時的2倍。”

          被劃破的皮劃艇被搬運至范陽東路與騰飛大街交叉口南邊一家飯店門口,午后陽光被濃厚的陰云遮擋,悶熱的空氣充斥全身。本地船廠的工作人員自發來到這里幫助救援隊修補船只,豆大的汗珠不停滴落,粘合劑的味道竄入鼻中,他們一絲不茍地修補著被割裂的船只皮膚。

          村民自發為救援隊員上藥

          黨員李文號召著村民擔任志愿者,有人來了就頂上,誰家有事就先走,他們不停奔走在來自天南海北的救援隊伍之間,提供著饅頭、盒飯、花露水、拖鞋、礦泉水、毛巾等救助所需物資……生怕這些前來救援的外鄉人受半點委屈。

          涿州市民也紛紛趕來,非要解決救援隊員們的吃住問題。不少從外地趕來的志愿者,用車載來了成堆的方便面、面包、礦泉水,沿路擺放。路上的人來來往往,他們逢人便問餓不餓,哪怕不餓,也要殷切地往人手里塞瓶礦泉水。

          勸說、獲救、等待

          救援現場人來人往,有著那么一群特殊的人,他們舉著寫有“刁二”“刁三”等字樣的硬紙牌,引導被救出的村民去往分配好的安置點。他們有的來自刁窩一村,有的來自刁窩三村,他們同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共同為營救支援行動盡一份力。

          來自刁窩三村的周大姐一家7口人,在通知撤離當日就離開了村莊。8月3日早上,周大姐來到了她走了幾十年的路口當起了志愿者,舉著“刁三”的硬紙牌站在那里為自己的街坊鄰居做好引導疏散工作。“接出來的人狀態還行,有的人家里備的有物資,而且鄰居間也會互相幫助。”周大姐介紹說,截至下午14點,她所接到被救出的人約有近百人,而這些人基本都是她的老相識。

          獲救的村民

          和周大姐做著同樣工作的還有白大姐。早上9點,白大姐來到了救援現場,據她描述,現在村落里還剩許多老人,“老人家都覺得這個水肯定要退下去了,他們的家地勢又比較高,再加上不太缺吃的,就不想走。”白大姐有些無奈地說,所幸說清楚利害關系后,老人表示理解同意了撤離。

          據白大姐介紹,村里的水低處已經齊腰深,地勢較低的位置水甚至已經到了2樓。令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當天有一位無法行走的老人被成功救出后,精神狀態還不錯,這讓她深刻體會到自己所做工作的意義。

          在志愿者的協助下,脫困者被安排到一輛輛車上,他們將前往安置區。在脫困者的臉上,或是驚魂未定,或是重展笑顏。在道路的南邊,一些村民向每一個被救者的方向企盼張望,他們等待著親屬脫困。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程子鑫 梁宸瑜 文/圖 發自涿州(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歐陽永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